昨日,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3年年會以“改革的重點任務和路徑”為題展開。經濟學家吳敬璉呼吁,中央應盡快建立體制改革工作班子,開始進行前期研究工作。這一呼吁得到其他經濟學家的普遍響應。
中國經濟50人論壇是非官方的、公益性的經濟學家組織。其中5人在十八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2人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
呼吁總領改革藍圖的機構
吳敬璉在昨日的主題演講中說,當務之急是啟動研討和制定改革的總體方案,其中要深入研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整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
吳敬璉認為,原本市場經濟體系是一個利益多元化的綜合體系,但近年來利益格局固化,要做一些根本性的改動,會對原來的利益格局發生大調整,引起許多矛盾、阻力和抵抗。他認為,如果中央不抓頂層設計,在各個部門完成設計、形成格局以后,再協調就難了,因此要建立一個中央直接領導的工作班子來統籌協調。
經濟學家張維迎昨日也重提其觀點,他說應該成立“國家改革委員會”,由總書記或者總理來當主任。
經濟學家這樣的呼吁,在早先的經濟改革中曾有先例。按照吳敬璉引述的《江澤民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提出》一書的內容,在1991年開始的改革中,中央曾就總體方案的設計起草了6個月時間,而之前的調研、座談等籌備時間則更久,不少經濟學家和社會人士都參與其中。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鄭新立則在發言時說,“不說恢復體改委,重建一個體改委也可以……總之一定要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研究改革方案,讓部委制定改革方案,這樣是做不成的。”
稱改革時間緊迫
吳敬璉昨日說,現在,時間已經很緊了,“如果我們希望在十八屆三中全會能夠把這個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制定出來的話,現在應該說時間很緊”。張維迎則認為,現在可能是改革最后的時間窗口。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在論壇上說,這幾年是難得的一個機會,一個窗口期,應該緊緊抓住這個重大的改革機遇。
“一方面是民意為財稅改革提供了機遇,目前的匯率走勢為開放資本項目、增加人民幣彈性提供了機遇,當前的低通脹環境為資源價格改革提供了機遇,我們可以通過建立改革委員會來設計并監督改革的執行,避免改革時機被貽誤。”他說。
- 爭鳴
易綱:對設計大系統存疑
央行副行長、經濟學家易綱昨日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年會上對設計大改革方案提出疑慮。
他說,制度是設計出來的,還是在產權界定清晰的情況下生長出來的存在探討的空間。中國之前的改革無疑是設計出來的,但在目前的情況下還要設計改革,難度很大。
易綱認為,一些基礎的原則,比如產權界定和保護,需要得到強調;一些領域需要設計,比如社保制度、財稅、土地制度等。他說,他對設計一個改革的“大系統”,感到“誠惶誠恐”,“心存疑慮”。
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杰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說,“如大家所說建立強大的領導班子,但班子越大越難以保護產權,只有保護產權,才能限制政府主導經濟,才能使得社會資源得到有效配置。”(記者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