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濟南2月21日電 (記者 孔凡元)關于近日微博網友爆料:“山東濰坊許多企業通過高壓水泵將污水壓入地下1000多米的水層,嚴重污染地下水”一事。盡管過去了數日,山東濰坊的深井排污事件還在繼續發酵。對官方懸賞10萬元征集排污線索,卻未收到有價值舉報。
記者21日從濰坊市委宣傳部和環保局了解到,當地環保部門開通熱線電話懸賞征集排污線索后,目前他們一共是收到了八起關于違規排污的舉報,經過調查,其中有7起并無此事,而另外一起舉報和去年的一起舉報是同一情況,相關企業已經受到了處理,隱患也已經消除。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他們并沒有收到什么有價值的舉報。對于網友舉報濰坊市臨朐縣多家鋁材廠發現疑似排污井,塑膠管道連著污水池深入地下一事,濰坊市縣兩級環保局部門對報道內容進行了現場排查核實,確認臨朐鋁材廠不存在排污井。
連日來,盡管當地政府對網民反映企業排污導致地下水污染問題一直處于不懈調查中,甚至不惜用10萬元人民幣懸賞求解線索,但從“地下千米排污井”是否存在,到當地政府是否不作為,輿論關注的焦點不斷涌現,真相至今依然撲朔迷離。
17日,濰坊市環保局回應稱:對全市的715家企業進行排查后并未發現存在地下排污的情況,并懸賞10萬元征集排污線索,對官方重獎征集線索之舉,不少網民表示支持,但“兩天之內排查700多家企業的說法"卻引起了不少微博網友的質疑。與此同時,微博上又有人爆料說,是當地的企業接到了環保部門的特殊指示。對此,濰坊市環境監察支隊的支隊長謝振溪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澄清說,檢查700多家企業并不只是由濰坊市環保局一家進行的,而是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同時進行。在12日接到有關網絡輿情之后,當地市縣兩級環保部門就開始對相關企業進行了檢查,到17日,共對濰坊市的483家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并對自動在線監控系統中的138家市控企業和94家縣控企業的數據進行了梳理。他們是對照著報告書從環評審批手續開始,對原料、生產過程、排放情況等都逐項進行了全面的審查。這715家企業不都是去現場檢查,而是現場檢查和實時監控數據梳理之后兩者相加的結果,并且他認為不存在給企業傳達特殊指示的問題。
濰坊市委宣傳部新聞科負責人趙磊當日告訴中新網記者,目前濰坊市已啟動網格化排查,除了對大型企業的排污問題進行重點檢查外,目前排查工作已向鄉鎮和農村企業轉移。
山東省環保廳表示,這次網民反映企業排污導致地下水污染問題,盡管尚未發現確切線索,但對推動山東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深入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山東省環保部門將以此為契機,在全省組織開展以地下水污染為重點的“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環保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鞏固和提高全省水污染治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