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日前,有讀者向羊晚記者報料稱,刷卡手續費下調對于消費者的利好還未見到,已經有銀行悄然提高了信用卡分期手續費,“甚至有銀行每月要比以前多付90元”。
記者了解到,包括中行、興業、光大、招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均已經提高了信用卡分期的手續費,部分銀行甚至直接上浮了1%。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多家銀行信用卡推出的分期付款的起點金額、分期費率以及還款方式均不相同,消費者最好“貨比三家”。
A.“零利率”并非免費午餐
打著“零首付、零利息”的旗號,一些銀行推出的信用卡分期服務為不少囊中羞澀的人暫緩了一次性消費的負擔,分期的種類也涵蓋了普通的消費品、汽車、賬單甚至家裝。
但看起來很誘人的“零利息”其實并不意味著免費,業內人士透露,這些利息其實最終還是以手續費的名義出現在你的應付賬單上。
以招商銀行為例,其官網顯示目前為持卡人提供3期、6期、10期、12期、18期和24期多種期數選擇,對應的每期手續費費率分別為0.9%、0.75%、0.7%、0.66%,0.68%、0.68%。按照其顯示的公式:每期手續費=分期總金額×每期手續費費率,這意味著10000元分12期付款,每個月都將支付給銀行66元。“這66元其實就相當于你每個月的利息,一年下來就是792元。”一位業內人士如是說。
B.有銀行上調分期手續費
“以持卡人分9期還款10000元計算,調整后,我每月要多給銀行90元。”廣州市民李小姐稱,某商業銀行近期對賬單分期進行調整,調整后的手續費明顯提高。
據記者收集的信息顯示,包括中行、興業、光大、招行在內的多家銀行,均已經提高了信用卡分期的手續費。記者在光大銀行的官網看到,“IN時貸”刷卡分期的各檔期費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調,調整最多的是9期的費率,由5.5%升為6.4%。該銀行的一名客服人員證實調整了刷卡分期的費率,但對于調整的原因并沒有說明,僅稱“接到銀行內部通知,已經從4月1日起實行”。
多位業內人士揣測,年初刷卡費率的下調,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刷卡手續費減少超過75億元,在一定時間內令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承壓,這造成了銀行繼信用卡積分規則和優惠活動調整后,再次將“槍口”對準了信用卡分期業務。
一些大型銀行卻在最近表現慷慨,記者登錄建設銀行網站發現,在多家銀行上調分期手續費的同時,建行“逆勢”下調了部分期限的分期手續費。3期費率降低0.35個百分點,18期降低0.2個百分點,24期降低0.12個百分點。同時,分期業務手續費收費方式由目前的一次性收費變更為分期收費。記者 戴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