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地紛紛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其中廣東最低工資標準平均調高兩成,廣州最低工資標準將從860元/月上調至1030元/月。調整后廣東最低工資標準高于江蘇、北京,但仍低于上海和浙江。無獨有偶,上海最低工資從4月1日起將上調15%,江蘇最低工資從2月1日上調超過12%,浙江省將對全省的最低月工資標準進行調整,最高一檔的最低月工資標準從960元提高到1100元,成為全國最低工資最高的省份。
北京:最低工資800元 最早下月起上調10%
目前各地最低工資標準均沒達到上述水平。如,北京市2008年月最低工資標準為800元,月社會平均工資為3726元;深圳2008年最低工資標準為1000元,月社會平均工資為3621元。全國總工會的一項調查顯示,61%職工認為普通勞動者收入過低是當前收入分配中最大最突出的問題。
廣東:5月1日起最低工資標準水平平均提高21.1%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3月17日下發通知,要求2010年5月1日起,各地開始執行新的最低工資標準,并相應提高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調整后全省最低工資標準水平平均提高21.1%。
調整后的企業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和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分為五個檔次,其中廣州市執行最高的第一類標準,為1030元/月,增幅為19.8%,對應的非全日制職工最低工資標準為9.9元/小時。
調整后廣東全省最低工資標準水平平均提高21.1%。每個類別增長率都接近或超過20%,其中第四、五類增幅較大,分別為22.4%、24.5%。廣東省人社廳解釋,這次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目的之一,是著重調整低工資收入人群收入水平,同時著重對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加大調整幅度,縮小與珠三角地區的收入差距。
上海:4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15% 退休人員退休金提高10%
今年上海決定,職工最低工資線將從4月1日起上調。
“今年市委、市政府已經做了研究,上海的最低工資線今年要調整,從4月1日開始,調整的幅度考慮到去年的因素,今年在現有的基礎上增長15%左右。”上海市市長韓正近日表示,提高工資收入在公民收入當中的比例,是一項基本的原則。而去年根據國家的統一安排,上海的最低工資沒有調整,最低生活保障進行了一定幅度的上調。今年調整最低工資線的同時,上海市也會適度地調整低保線,包括城市和農村的低保線調整。
此外,上海今年將按高于10%的幅度提高退休人員退休金,人均可增加170元左右。
江蘇:從2月1日起調高最低工資 漲幅超過12%
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宣布,從2月1日起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據測算,此次調整各類地區的最低工資漲幅都超過了12%。調整后,江蘇省一類地區的最低工資水平已經和上海、杭州等地基本持平。
江蘇省下月起一類地區上調到960元/月,二類地區上調到790元/月,三類地區上調到670元/月,漲幅都超過12%。
最高檔提至1100元 浙江最低工資標準全國最高
從4月1日起,浙江省將對全省的最低月工資標準進行調整,最高一檔的最低月工資標準從960元提高到1100元。目前為止,新調整的最低工資標準是國內最高。
為保障勞動者基本生活和合法權益,這次浙江省政府決定,4月1日起,將全省最低月工資標準調整為1100元、980元、900元、800元四檔,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調整為9.0元、8.0元、7.3元、6.5元四檔。
寧波:4月1日將按1100元和980元兩檔上調最低工資
據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4月1日起,寧波市將按1100元和980元兩檔上調最低月工資標準,按9元和8元兩檔上調最低小時工資標準。此外,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為每人每月880元,比現行的672元增加208元;
企業職工低標準養老保險最低月繳費基數和外來務工人員社會保險辦法中涉及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月繳費基數也相應調整。企業為外來務工人員繳納的社保套餐從現行的179.4元增加到216.9元,每人每月增加37.5元。
政協委員宋曉梧:有工會的勞動力市場工資福利至少高15%-20%
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認為,在成熟的市場經濟中,工資福利等應當在國家法律框架下,由勞動力供求雙方共同決定。既然講市場,就要講供求雙方,不能只講雇主一方的權益,這就涉及勞動力市場特性,集體談判問題。國際勞工運動史證明,有工會的勞動力市場工資福利和無工會組織的市場相比,至少高15%-20%。
全總: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達到當地平均工資40%—60%
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部長鄒震在兩會期間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完善社會收入分配制度,如果從從企業的角度來講關鍵是建立“三個機制”,職工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工資支付的保障機制和工資的集體協商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指導作用,完善人力資源市場薪酬價位、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工資指導線等制度,加強對勞動定額的管理和指導,特別是進一步健全最低工資制度,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使各地的最低工資標準能夠達到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40%—60%的水平。同時進一步加大勞動監察制度,對侵害職工收入分配權益的行為,一經發現,一定要嚴懲。
在市場經濟條件之下,勞動者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主要依靠集體談判來實現。為了去除集體談判的對抗性,中國在引入這一概念時將集體談判改為集體協商。全總副主席張鳴起表示,集體協商中最重要的就是工資集體協商,當前大企業以及有規模的企業基本已經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中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覆蓋面窄。
張鳴起表示,全國共有1300萬家企業,超過1000萬家的中小企業還沒有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二是協商效果不佳。由于工會協商代表缺乏談判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并不能完全做到真正意義上雙方力量對等的談判。很多時候,集體合同未經協商就一簽了之,很容易流于形式。重簽訂合同、輕集體談判的現象普遍存在。
政府工作報告連續三年關心收入分配問題
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2008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提高企業職工工資水平,建立企業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推動企業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完善工資指導線制度,健全并落實最低工資制度”等目標;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提出“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強。完善促進就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政策,落實最低工資制度”、“鼓勵和支持困難企業與員工協商薪酬,采取靈活用工、彈性工時、技能培訓等辦法,盡量不裁員”。2010年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0年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堅決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毋庸諱言,我們現在的社會還存在許多不公平的現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這些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總理的話無疑也讓我們感到欣慰,讓每一位公民看到了希望,同時對政府工作也充滿了無比的信心。
全國主要地區最低工資標準
2010-03-18 17:31 人民網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中國春節黃金周市場購銷活躍 銷售總額達5390
- 2供需失衡推高京城房租 蛇年“抑漲”壓力大
- 3高端白酒成“燙手山芋” 禮品回收:不敢開高
- 4溫州"山寨國企"腐敗窩案起底:篡改
- 5國稅總局:個人醫療保險金不能在稅前扣除
- 6國資委否認央企阻撓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出臺
- 7刷卡手續費下月25日起調整 房產汽車上限提高
- 812月經濟數據今日公布 CPI漲幅或超2%
- 9濟南政府大樓造價40億堪比五角大樓
- 10中國家庭收入差距懸殊 基尼系數高達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