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張家口6月20日電(譚地)河北省懷安縣一名教師反映稱,該縣拖欠教師工資已近二十年,平均拖欠每名教師工資累計達1.5萬元。他們多次向縣教育局反映,教育局答復稱“等退休,就一次性補發”。記者日前就此事進行了調查。
據了解,該縣拖欠教師工資從1994年開始,拖欠項目五花八門,集中反映在2002年以前的職務工資、目標管理和高寒補助等項目上,其中兒保衛生費一直沒發過。據統計,拖欠工資最多在2萬元以上,平均也在1.5萬左右。為此,今年年初,全縣對拖欠教師工資進行了摸底,給每位老師發了一張《欠發工資明白卡》,詳細記錄了欠發工資的項目和金額。
記者在縣教育局所統計的一張《欠發工資明白卡》上看到,有四位老師被拖欠工資分別為:16833元、16057元、12732元和15067元。目前,除第三位外,其中三位老師都已經調出。這張表所涉及中學的呂英杰(應要求化名)老師說,工資不能兌現,能調走的都調走了。現在給個明白卡,有啥用?她還質疑:“我離退休還將近20年,退休時才補發太吃虧。物價天天漲,退休時補那點錢還能買個啥?”
另一位教師稱,懷安縣從1994年至2011年,拖欠全縣教師工資人均18000左右。現已都算出具體的數字,教師人手一張《欠發工資明白卡》,要到退休的時候才能一次算清欠發工資。“試想從1994年到現今,物價翻了幾番?到我們退休二、三十年后,物價會成什么樣子?1萬元還價值多少,總得給我們一個說法吧?”
6月16日,記者就拖欠教師工資一事采訪了懷安縣教育局的人事股負責人張萬英。張萬英說:“剛摸了底兒,平均拖欠教師工資在1.5萬左右。縣里財政困難,只能誰退休就給誰補”。當記者問調走的人該如何處理時,張萬英回答“不清楚”。
17日,該縣教育局副局長郭永清告訴記者:“懷安縣共有在職教師約2300多人,這還不包括已經調離教育系統的,年齡越大欠的越多。教育局已將統計結果報到縣財政,具體什么時候補發還不清楚。”
20日,記者采訪了該縣財政局駐教育局財政監察員胡志霞。胡志霞說:“教師們反映問題太偏頗。其實包括公務員在內,全縣凡是吃財政飯的都存在欠發工資現象。具體欠發工資數目,仍在統計過程中。”
隨即,記者連線了懷安縣常務副縣長張志友。張志友證實,該縣確實存在拖欠教師工資的事情。他說,懷安縣屬于貧困縣,不論是工業還是農業,基礎都很薄弱,現在連每個月的開支都很難籌措。政府也在考慮老師們的實際困難,有錢了就會給補發。“目前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如有教師意外傷故,做到當下補發”。
當記者問退休時按照原數額補發意義不一樣時,張志友回答:“是這么回事,但沒辦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