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畢業都是一個非常神圣的時刻。學生需要一個渠道,讓他們體驗一種集體歸屬感、家園感。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要好好對待學生的這個需求,用真心真話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他這個人生儀式。”
“六月是最殘忍的。轉身,校園硬生生地拽下了一段你舍不下的青春。”這不是詩歌;“你們八零后是幸而不幸的一代,成長在盛世,卻掙扎于困境之中!边@也不是散文;“你如果說真話,別人會傾聽。你如果說假話,或許只有風會聽。”
“你做不成包公可以,但你不能陷害忠良。”這也不是雜文。
這些在網上廣泛流傳的有識有趣的話語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畢業典禮致辭”。
“努力奮斗,自強不息。”“今天你以母校為榮,明日母校以你為榮”之類的話當然是真理,但畢竟重復多年、缺乏新意。于是“個性”、“經典”的“親民”路線的致辭,正成為各大高校畢業典禮的王牌亮點。
自去年華中科技大學“根叔”用他樸實詼諧、采用網絡熱詞的畢業典禮演講,火遍神州后,“根叔式演講”在全國各地有“星火燎原之勢”。當下正是畢業季,又一批“個性”畢業致辭脫穎而出,在網上流傳。比如華南理工大學校長的高呼:“挫折困難‘神馬都是浮云’,華工人,傷得起!”
華東師大校長俞立中溫柔地說:“再無奈的時候,對自已也要溫柔一點,對著自己說‘人人都說我很丑,其實我只是美得不明顯而已!贝送猓暇┬畔⒐こ檀髮W的宿管阿姨也登上了畢業典禮臺,用800字致辭贏來全程11次掌聲,感人話語讓大學生“淚奔”不已。
10年成“品牌”
“蘇力式”致辭火到有“假冒”
雖然沒有像“根叔”那樣因一篇個性致辭而爆紅網絡,但北大法學院前院長朱蘇力教授,絕對是最值得提起的大學致辭的代表性人物。從2001年至2010年,朱教授在擔任北大法學院院長的10年期間,基本每年的迎新送畢他都會做一場獨特的“蘇力式”致辭,《你柔軟地想起這個校園》、《不可能的告別》、《你我都如流水》……言辭優美懇切,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打動人心的獨特力量,不只受到北大學子翹首期待,成為學院的一個品牌,還聲名傳出在外,在網絡上流傳甚廣,被多家報刊、雜志轉載,甚至還出現“假冒”。
朱蘇力的這些美文式致辭,也被出版社整理成書于近期出版,名為《走不出的風景》。據該書責編曾健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表示,“早在幾年前,朱蘇力老師的致辭風靡網絡時,我們就覺得他這種清新貼心,語言文藝又不煽情,一下子抓住學子的心的文章,絕對值得結集出版!痹摃焉鲜,在豆瓣網上有近9分的高分。在書中,朱蘇力還專門討論了大學致辭的堂奧,表明他的致辭理念是表里如一,在幽默風趣的文采背后,表達的更是一種師長的情懷。
個性怎出爐?
欣賞王朔、崔永元、馮小剛的幽默
華西都市報記者采訪到朱蘇力,當被問及對自己能形成有趣有識的致辭風格有哪些心得,他說,“對于致辭,我有一個根本理念:說話讓人聽懂,聽進去,給人哪怕是些許啟發或感觸,總之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否則,就不是交流,而是自說自話。而要達到這個追求,必須附著于有效的表達!庇浾咛岬,他的致辭語言很有文學特色,具有很大的藝術感染力,朱蘇力表示:“語言優美不是我的目的,我說的都是大實話。如果說語言比較靈活,可能跟我比較欣賞王朔、崔永元、馮小剛式的幽默風格有關。”
他同時還強調,“其實我覺得一篇好的致辭文與是否具有文學色彩,關系不太大。我甚至有時候避免過于具有文學色彩。因為辭藻的華麗堆砌,未必就能有自己的風格。這個跟是不是中文系也關系不大,而是與一個演講者的人文素質及對語言的敏感有關。歸根結底要有一顆真心與學生交流的心,有一份責任感,用真誠的語言盡量把道理說明白,自然就有打動人心的力量!敝焯K力同時還強調,“其實把話說得有趣,讓聽眾在感到有興味的同時,并且真的有所觸動,這不光是畢業致辭,在其他演講場合都應該去努力達到的目標!
朱蘇力還提到,他對大學畢業典禮這個場合致辭的獨特意義,“在每一個人的一生當中,畢業都是一個非常神圣的時刻。學生需要一個渠道,讓他們體驗一種集體歸屬感、家園感。我覺得作為一名老師,要好好對待學生的這個需求,用真心真話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他這個人生儀式。”
過度煽情濫調?
這不是娛樂、嘉年華
在演講去沉悶化、逐漸走清新親民路線的同時,也有人指出,如果過分追求轟動效應,是否有煽情過度、嘩眾取寵、娛樂化的嫌疑?“多少分鐘被多少次掌聲打斷”的佳話,是否有可能成為新一輪的“濫調”?天涯論壇有網友專門發帖將耶魯大學校長2010年的畢業致辭與國內某大學校長的致辭做一番對比。有不少認為,雖然咱們的大學校長親民、樸實、風趣贏得學子的心,但耶魯大學校長用典雅懇切的言辭引導學生關注公共事業,追求人類價值,在顯得格局更為宏達而且沒有陷入空話泥沼。
《走不出的風景》責編、北京大學出版社編輯曾健對華西都市報記者說:“現在大學校園開始普遍流行起來的個性致辭,朱蘇力老師算是最早表現出這種風格精髓的老師。我確實感覺現在又有形成了新的套話的趨勢,比如很多致辭人過于追求網絡流行語。其實蘇力老師一再和我強調,他看重的不是語言,而是通過致辭所要傳達給學生們的那些真意!北贝髮W子趙益民在為該書寫的書評中提到,大學校長或院長要通過自己的言說去激勵受眾審視自己的人生經驗,但不能放棄自己的立場和觀點故意迎合聽眾,因為“放下身段和嘩眾取寵只有一線之隔”。
對于致辭的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朱蘇力認為是“獲得學生乃至其他受眾對致辭者服務的大學或學院的尊重……。如果致辭令學生歡笑了,笑完后的感覺只是,‘這哥們還知道這些!’,那就是一個根本的失敗!_學和畢業是典禮,學生希望得到的更多是幸福和感動,畢業時,還可能期望有些微的傷感,而不是簡單的娛樂、嬉戲或嘉年華;學生對院校長的基本和核心期待是學者(智識上),最起碼也是兄長(情感上),但不是哥們兒。”(記者張杰)
“根叔”們的經典語錄
最文采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
“其實,外面的世界確實很精彩。走出大學校園,你會發現我們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充滿活力。活力并不都是美好、清新、溫情脈脈的,吉它、搖滾和玫瑰花;社會中的活力常常很“糙”,更多野性、欲望和掙扎,還有你們要時時提防的貪婪、陰謀和背叛——一如桑德堡筆下的《芝加哥》。但這就是真實世界的活力,伴隨著小麥顏色的農民工、水泥森林和汽車尾氣中灰蒙蒙的朝陽,我們這個民族的身姿在這塊土地上崛起。”
——朱蘇力《你得是有出息的孩子》2005年北大法學院畢業致辭
最草根
“我想繼續為你們收被子、縫衣服、熱牛奶”
日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當了多年的宿舍管理員吳光華,作為教職工代表在該校的畢業典禮上為畢業生致辭,樸素幽默的發言讓畢業生們感動不已,不到800字的講話被學生們的掌聲打斷11次,成為畢業典禮上的“人氣王”,這份人氣也在網絡上繼續蔓延著,成為當地媒體報道的強力熱點。
“我想繼續為你們收被子、縫衣服、熱牛奶、熬姜湯,三年、五年、十年……只要在學校工作一天,我就會站好一天的崗!當你們榮歸母校時,我還會站在宿舍門口,再為你們燒一鍋菊花腦蛋湯!
“和你們溝通,我看懂了韓劇的悲歡離合,了解到CS、魔獸世界的精彩,還學會了植物大戰僵尸,偶爾還會半夜‘偷偷菜’。但是,無論游戲多么‘給力’,神馬都是浮云!”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宿舍管理員阿姨
最爆紅
“什么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
去年,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自撰2000多字的演講稿《記憶》,在該校2010屆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把國家大事、校園生活、身邊人物、網絡熱詞等融合在一起,“打醬油”、“媽媽喊你回家吃飯”、“蝸居”、“蟻族”、“被就業”、“被堅強”……16分鐘的演講,被掌聲打斷30次。全場幾千名學子高喊:“根叔!根叔!”該演講也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根叔旋風”。今年的畢業典禮上,李培根院士在該校同濟醫學院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未來》,告誡畢業生“莫拼爹說真話”。同樣受到學子熱議,受到媒體關注。
“我記得你們的自行車和熱水瓶常常被偷,記得你們為搶占座位而付出的艱辛;記得你們在寒冷的冬天手腳冰涼,記得你們在炎熱的夏季徹夜難眠;記得食堂常常讓你們生氣……也許你會選擇“膠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蝸居,成為蟻族之一員。沒關系,成功更容易光顧磨難和艱辛,正如只有經過泥濘的道路才會留下腳印!
“請記住,未來你們大概不再有批評上級的隨意,同事之間大概也不會有如同學之間簡單的關系;請記住,別太多地抱怨,成功永遠不屬于整天抱怨的人,抱怨也無濟于事;請記住,別沉迷于世界的虛擬,還得回到社會的現實……”
“親愛的同學們,也許你們難以有那么多的記憶。如果問你們關于一個字的記憶,那一定是“被”。我知道,你們不喜歡“被就業”、“被堅強”,那就挺直你們的脊梁,挺起你們的胸膛,自己去就業,堅強而勇敢地到社會中去闖蕩!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