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遂平縣第二初級中學的家長多次給本報記者打電話,反映學校向學生征收“桌凳修理費”。家長們弄不明白:學校修理桌凳,咋會讓學生買單?
記者隨即展開采訪。“每年都是7月5號左右放暑假。‘桌凳修理費’6月下旬開始收。”幾個家長說,“每次家長掏錢時,都是一肚子的怨氣,可又不敢聲張。”
記者采訪了幾個學生。“我交了5塊,給板凳釘了3個鐵釘。”高個男生扶了扶眼鏡說。“我趴的課桌有些晃動,木工敲了幾錘子,在榫眼里卯了幾個榫,我和同桌各掏5元。”低個男生說,木工三兩下就修好了一個板凳或一張桌子,在教室里簡直是在“撿錢”。
據同學們介紹,教室里,誰坐的板凳趴的課桌壞了,誰掏錢修理。修理工是學校從校外請來的木工師傅,木工師傅在每個教室里走一趟,摸摸板凳就說需要修理,晃晃桌子就說需要加固。修個板凳要5塊,修張課桌收10元;最便宜的,給桌凳釘個釘也得掏兩元。先掏錢,后修理,以班為單位,放暑假前這幾天集中修理。
據學校政教處的張主任介紹,學校31個班,2000多名學生,1000多套桌凳,每學期壞多少桌凳,多少桌凳需要修理,學校總務處具體負責,具體詳情校長不知道。
“向學生收取‘桌凳修理費’,不是學校行為。”張主任解釋,今年暑假前夕,修理學生的桌凳,也是由總務處找來的校外木工師傅。去年快放暑假時,學生反映修理桌凳收費太高,他曾當面提醒和批評過木工師傅;今年的修理費是否過高,還沒學生給學校反映。
“修理桌凳,學生掏錢合理嗎?”記者問張主任。
張主任沒正面回答,遲疑了一會兒說:學校經費緊張。
隨后,記者撥打遂平縣教育局辦公室的電話反映這一問題。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將向局領導匯報,及時糾正第二初級中學的這一亂收費行為。(首席記者李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