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家校通”被指變相攬財
每年收費至少3000萬,連寒暑假都在扣費,各類補習班的垃圾短信猛增
郭小川
原本為了增進學校、老師、家長之間聯系的信息平臺——“家校通”,如今在(江蘇)南通正飽受質疑。短信收費過高,寒暑假依然扣費,號碼外泄導致垃圾短信猛增……不少網友質疑,原本帶有公益色彩的“家校通”,正逐漸演變為從學生、家長身上牟取暴利的工具。
學生放假 “家校通”依然在收費
連日來,在南通的“濠濱論壇”上,一個關于“家校通”的話題,被不少網友關注。這個由南通市教育部門和科技公司研發的信息平臺,原本旨在加強學校、老師和家長的及時聯系和溝通。但很多家長網民發帖認為,暑假期間,學校放假,學生在家,“家校通”基本停止使用,不應該再向家長收取費用。“每年寒暑假將近放3個月的假,‘家校通’憑什么要收12個月的費用?”南通市港閘區某小學學生家長謝先生向記者反映說。
記者采訪獲悉,從2006年開始,南通的“家校通”開始在同一平臺運行,負責這個平臺技術開發和市場化運行的,是江蘇北極光科技有限公司。每個月從家長手機話費中扣除10元,學校和老師通過這一平臺,向學生家長發送考試信息、學校通知、教育常識等內容;2010年,這個家校互動教育信息平臺升級為南通網上家長學校,依然由江蘇北極光公司提供技術支持,網上家長學校被定性為“公益性質”。
但在收費問題上,“家校通”卻一點兒也不“公益”。家長們反映,“家校通”每個月發送的短信不過幾十條,有效信息更少,大都是從網上下載的生活和學習常識,“現在10元費用可發至少100條短信,但家校通的收費確實高了點。”一名家長說。而學生家長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兒子在南通啟秀中學讀高二,“家校通”用了多年,反正覺得一年120元的費用在培養孩子成本中微不足道,從沒去計較。她向記者提供的話單顯示,今年寒假在2月份,放假20天,但依然正常被扣去10元費用。
張女士說,“家校通”看起來是為了方便老師和家長聯系,其實弊端不少。比如,家長只能單方接收短信,卻無法和老師雙向交流,還是需要撥打老師電話。相比來說,“移動飛信”功能不僅能接收來自學校和老師的信息,而且還可實現家長與老師的互動,更重要的是,移動飛信功能是免費的。
號碼被疑外泄 垃圾短信猛增
記者采訪發現,比“家校通”收費更廣受詬病的,是家長加入“家校通”后,私人號碼被當成了牟利工具,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垃圾短信。特別是暑假期間的各類補習班、興趣班等機構的廣告短信,讓人不堪其擾。
記者翻看一名家長的手機,發現整個6月份,來自“家校通”的短信只有10條,但同期收到的關于孩子教育的短信卻有20條之多。“這個月特別多,都是讓孩子去上補習班、提高班的。”這名家長說,有時候還沒起床,手機就響了,打開一看,全是這些信息。“以前從沒收到過這么多,今年太多了!”一位家長說。
“我女兒開學上初三,暑假前就陸續收到不少關于提高中考成績的短信,信息公司怎么知道我是初二學生的家長呢?”南通一名市民質問。有趣的是,南通某學校一名學生家長將登記在“家校通”上的號碼變更后,這樣的垃圾短信就緊跟著涌向新開的手機號碼上。
記者詢問一家培訓機構是如何得知家長號碼的,得到的答復是,由專門信息公司負責精準發送到家長手機,每條短信4分錢。一個專業做短信發送的機構負責人承認,號碼都是從“家校通”的渠道過來的。
就家長手機號碼外泄一事,記者采訪了北極光公司,有關人員稱他們只向“家校通”用戶提供服務。
市民呼吁 “家校通”回歸公益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早在2008年下半年,南通就已有250所學校開通了“家校通”,用戶人數達到25萬,覆蓋南通市區以及下轄6個縣市區。根據這一數字,每年“家校通”的收費就高達3000萬元。
負責“家校通”研發的南通市電化教育館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加入家校通時,完全實行家長自愿,學校不得強迫家長。不過記者采訪的學生家長則有不同的看法,“學校向家長發通知和信息,‘家校通’是最主要的途徑,如果你不加入(家校通),怎么能收到學校的信息呢?”學生家長說。
對于家長收到大量垃圾信息,電教館負責人說,家長的號碼都存在信息平臺上,電教館沒有家長的號碼;至于在寒暑假期間正常收費,該負責人稱他們已向通信運營商呼吁在放假期間這筆費用能否優惠一點,家長也可向運營商申請退訂業務。
記者發稿前,許多家長收到一條來自“家校通”的信息:如您在假期不需要家校通服務,建議您可致電家校通服務熱線退訂。
“‘家校通’應該是公益性的,如果以此牟利,不僅背離了創辦‘家校通的初衷,更會讓教育變質。”一位學生家長說。本報記者 郭小川
-名詞解釋
什么是“家校通”
所謂“家校通”短信平臺,是指校方通過通信運營商代扣話費,由學校方面通過短信群發功能,將學生在學校的情況(包括學生在學校期間的學習成績、教師評語、作業情況、重要通知等)第一時間告知家長,讓家長能夠了解。有網友表示,“家校通”原本是件好事,拉近了學校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加強了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但是,往往家長們交了相應的錢卻得不到相應的服務,于是,問題出現了。
-相關新聞
濟南兩年前
就取消了“家校通”
據2009年2月19日《齊魯晚報》報道,濟南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全面清理“家校通”業務,學校立即停止與外單位合作開展的向學生及家長收費的短信業務,妥善處理遺留問題,開展“家校通”業務的學校立刻自查、整改并上報。
濟南市教育局監察室負責人介紹,相關部門接到不少投訴,主要是“家校通”收費沒依據、沒標準。其二,“家校通”學校出面收費,影響了教育行風。監察室負責人還說,家校溝通途徑很多,不一定全采取這種收費的、有爭議的方式。堅決不允許學校以此牟利。 本報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