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北京服裝學院本科畢業生在天安門前拋起學士帽合影留念慶祝畢業。中新社發 楊艷敏 攝
6月22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的畢業生身著學位服,模仿女巫坐著掃帚騰空飛起的動作拍照留念。中新社發 蘇丹 攝
中新網7月12日電(李季) 七月,一年一度的“畢業大戲”再度來襲。今年的畢業季似乎分外“出彩”:大學校長們紛紛講起“潮語”、宿管阿姨成為校園“人氣王”……在今年畢業季的大舞臺上,畢業生已不再是唯一的主角,越來越多曾經被忽視的“角色”從幕后走到臺前,秀出自己的風采,為七月留下獨特的校園記憶和不同的文化符號。
清華“凡客體”北大“傷不起” 校長畢業致辭拼“潮語”
“在面對挫折時,你們要自己給力,要在神馬都是浮云的年代保留孜孜以求的志向;要多一點耐心,不妨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或許你們還能記起入學時與家人在校園里的合影,而今天卻穿上學士服,猶豫著究竟要擺一個什么樣的雷人造型。而在我的眼中,你們愛真理,也愛生活;愛自己,也愛公益;愛機械制圖,也愛引體向上……”
“請你們忘記成績單上的分數,歡樂也好,郁悶也罷,那真的只是浮云;請你們忘記曾經和同學們發生的不愉快;多想想那些純真的友情,你們就不會那么的傷不起……”
如果你認為以上的“潮語”是出自某位新新人類之口,那么你已經可以被喊一聲“OUT”了,因為這些緊跟當下的句子,全部是國內高校校長們的畢業致辭。
繼2010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生畢業典禮上,校長李培根把“打醬油、俯臥撐”等當年的網絡熱詞貫穿在整個畢業典禮致辭里,短短16分鐘的演講被掌聲打斷了30次,全場7700多名學子自發起立高喊“根叔!根叔!”之后,中國的大學校長們紛紛放下多年來“忠告+說理”的畢業致辭模式,開始“時尚”。 大量的網絡熱詞進入校長們的演講稿,這類“潮人潮語”不僅顛覆了校長們平日端莊嚴謹的形象,更縮短了高校領導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在高校競爭日漸激烈的當下,校長們對于畢業典禮上的演講越來越重視,以至于眼下花樣迭出。有網友歸納今年的校長致辭是:“清華凡客體、北大傷不起”,在大有燎原之勢的“潮言潮語”中,一些反對的聲音浮出水面,有網友稱:“每個校長都要飆幾句神馬都是浮云之類的話,聽著都煩了。”還有網友批評,校長們畢業典禮上飆網語,有跟風之嫌。
對此,原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認為,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進行演講,這種嘗試值得肯定,但作為一校之長一定不要僅為了迎合學生的喜好而盲目使用時髦語言。畢業典禮上的演講,是校長對青年學生的臨別叮嚀,最重要的是真誠,是深刻的思想,要對學生今后的人生有啟示和指導,而不是時髦用語、網絡用語的堆砌。
當如何討好學生、博取眼球成為演講的主要目的,校長們自己的見識和個性反而被湮沒了。有媒體評論稱,如果一個校長不能在畢業典禮上以真誠的語言去激勵和啟發學生,再多的噱頭也不過是拼湊一場低級的模仿秀,放下身段和嘩眾取寵只有一線之隔。
據悉,引發了畢業致辭一派“潮語風”的根叔,今年另辟蹊徑,不再拼“熱詞” ,而是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樸實地跟同學們交流。華中科技大學的一位應屆畢業生說:“今年,根叔演講中的網絡熱詞少了,但內容卻更加理性了,對我的未來很有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