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再被誤解 采訪演講自己錄音
彭曉輝說,在很多人心中,性就是發生在兩腿間的事,但其實性學很博大。性本身不淫,看到淫,是因為看的人的腦淫了,所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23日,北京市教委回應,北京市目前沒有相關中小學性教育教材的編寫計劃、試點計劃和推廣工作,《成長的腳步》只是參加《北京市中小學生性健康教育大綱》課題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不是北京“首部性教育教材”。彭曉輝認為,北京市教委的行為屬于行政不作為。
性學課程很龐大,彭曉輝一周7節課。有大學來挖他,但他沒走,因為在師范學校任教,當“教師的教師”的工作讓他很滿足,可以更好地推廣性教育。
除了在華中師范大學任教外,彭曉輝還是世界華人性學家協會副秘書長、中國性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彭曉輝希望有一天,經過若干人努力,性教育最終可上升到和德智體美勞一樣,成為培養青少年的發展目標。
在接受記者采訪和作演講時,彭曉輝自己要錄音,他一方面要宣傳性教育,另一方面,又擔心自己的話被誤解了,他傷不起。
記者專訪
我的理想是將性育提升到與德智體美勞同等高度
關于性教育
希望高校開設性學專業
成都商報:您提倡將“性育”與徳智體美勞并列看待?
彭曉輝:對,這是我的理想。因為性知識體系對于人的性品質構建是極其重要的。沒有性學的積累,人的性品質是存在問題的。
成都商報:聽說您在為大學設立性學專業而奔走?理想的性教育環境是怎么樣的?
彭曉輝:目前,中國大陸還沒有性學專業。我的研究生雖然跟隨我研究人類性學,但他們畢業時只能得到理學碩士學位。規范的性教育環境必須滿足幾個條件:要在教育部的專業目錄里有“性學”這個專業;在各大高校設置性學專業,并頒發相應的學歷證明;要為專職從事性教育的教師提供編制等。
關于學生 性學女碩士已找到工作
成都商報:接受系統的性教育有啥好處?
彭曉輝:《孟子》里說,“食色,性也”。人一輩子,實際上是完成兩件根本大事,“食”是保存自我,“色”是延續后代。雖然人和動物在“食與色”的根本目標上沒有區別,但人遵循的是“人道主義法則”,所以我們才有文化、禁忌、習俗、秩序,才有倫理道德規范,才有法律。
涉及性的倫理、道德、法律規范都是性學范疇,它是為實現性資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服務的。性學是一門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的綜合學科,是一個龐大而綜合的學科體系。所以,個人不掌握性知識,他(她)就不知道怎樣去維護性健康;夫妻之間性的態度、觀念、生理能力相差太遠,他們就不匹配,就不會和諧。
性是一個人的人格構成的本質要素,是人的人格基礎。沒有對性知識的研修和積累,人格的本質要素就是缺位的,或是被扭曲的。
成都商報:你迄今培養了幾個性學碩士?你的學生彭露露找到工作了嗎?
彭曉輝:我是2000年開始指導性學研究生的,一共帶了5個。彭露露不是工作不好找,而是想當性教育的老師難。目前,彭露露已經聯系好了北師大珠海分校,月底報到,是否上性學課程,要上班后才能決定。
關于“小三” 道德是表象 實質是政治經濟問題
成都商報:如何看待現今的“小三”問題?
彭曉輝:“小三”表象是道德問題,但實質是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因為社會資源的配置是不均等的,大多數資源掌握在男性手中,所以在性的方面,是女性依賴于男性。要不怎么有人說出“寧愿在寶馬里哭,也不在自行車上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