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日電(肖媛媛)高校陸續開學,新生紛紛赴校。學校為歡迎新生各出奇招,單機游戲、微博、虛擬校園實景、論壇等科技手段物盡其用。準大學生們也利用網絡交流平臺提前建立起校園人脈。高校迎新創意不斷,新生更在“寓教于樂”中提前融入了大學氛圍。
高校迎新出奇招
早在開學季到來之前,一些大學就已為迎新工作埋下伏筆。例如,北京大學新生在接到錄取通知書的同時就會收到一張迎新電腦游戲光碟——北大英雄。玩家以北大新生的角色,先后體驗報到注冊、領校園卡,熟悉校內選課過程、逛學生資助中心、圖書館,參加社團、食堂搶飯等反映現實生活細節的游戲關卡。游戲通關后,陌生的北大校園變得熟悉。
北大希望以此幫助新生了解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校方相關負責人還表示今后或可能將該游戲由單機版升級成網絡版,使之不僅能讓新生玩游戲逛校園,還能讓新生借此相識、交流。
近兩年來,微博“大行其道”。清華、武大、浙大等高校也未放過這個擁有眾多擁躉的交流平臺,紛紛玩起“微博迎新”。新生們通過“加關注”,了解學校的各項迎新服務、溫馨提示,還可以通過即時提問,向學校求助。學校通過微博發布照片、電子地圖等,幫助新生提前熟悉校園環境。
此外,南京師范大學推出虛擬校園實景,讓準新生更加生動地感受學校的如畫美景。瀏覽者通過點擊鼠標進入虛擬校園,畫面在電腦屏幕上旋轉浮動,使人感覺仿佛置身實景。
新生未進校園先搭人脈
在一些大學新生對學校環境新鮮好奇時,另一些早已通過社交網站、貼吧、微博等途徑“網上報到”,提前熟悉了學校和同學。據媒體報道,目前在人人網上,光清華大學就已有超過500名新生加入“網上班級”。
部分準大一生儼然把論壇、貼吧作為自己“入校”前的報到首站,他們建立討論組、發布網帖,互相交流、求教關于入學準備和須知等方面的內容。還有一些準大學生建立或加入各類新生QQ群,與同齡人或與高年級在校生交流心得。他們認為,交流有助于建立人脈,并幫助自己在入校后迅速融入到同學中。據了解,很多準大學生在入學前就已顯露出強烈的交友愿望,并提前建立了自己的大學同學圈子。
另一方面,準大學生也對校園環境、校內名師名單、校內住宿情況、社團實力等方面信息投入了極大的關注。針對這些焦點問題,師兄師姐們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給予了幫助和解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子將自拍的“導航片”發布在校內論壇上,對校園風光、建筑物、交通出行、大學生活動中心和社團等進行了詳細介紹,以幫助新生入校后少走彎路。
不少準大一新生表示,通過網絡報到的方式,可以提前了解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獲悉大學校園各類學習生活信息,消除對大學的神秘感和即將邁入大學的緊張情緒。
新生小課堂
大學新生即將踏上獨立求學之路,大多數人沒有異地求學和獨立生活的經驗,難免出現一些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適。而準大學生們卻必須要不斷調整自己來適應新環境,積極投入到新生活中。
專家建議,調節身體保持規律生活,以避免出現水土不服等生理不適癥狀。還要適當調整自己的情緒、樹立自立意識和社會自信心熟悉環境適應生活。另外,要適應大學的學習模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而家長也應適當引導孩子并給些中肯建議幫助他們獨立成長,要不斷鼓勵他們以減少心理壓力。同時,家長自己也要做好心理調整,避免因孩子外出求學而陷入“空巢”情感困境。
另一方面,新生首嘗獨立自主,經濟觀念難免欠缺,家長需要給予一定指導和幫助。如提前準備好入校所需繳納的各項費用,以及生活費、課外學習費和購買日用品、打長途電話等其它費用。家長還可以和孩子協商,共同擬定一張開支明細表,以便把入學的預算工作做得更仔細。
專家提醒,大學生理財要注重開源節流:一是弄清楚錢是怎么花的,二是在有一定積累的時候嘗試小額投資。要養成儲蓄習慣,樹立勤儉意識,學會記賬和編制預算以控制消費。在不影響課業的情況下,還可以通過二手交易、勤工儉學、獲取獎學金等方法賺錢生活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