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越早告訴孩子影響越小
商報記者:有必要這么早告訴孩子生命起源的整個過程,還有詳細圖示嗎?
何峰:在孩子生理意識還沒形成時,你告訴他這些,就是普通的知識。隨著他們長大成人,就可以健康地理解和運用。而等孩子到青春期再去講這些,容易激發他們的性沖動,會出現很多問題。我去講課時就發現,越是小孩子,聽這些課越沒有顧忌,越自然。
商報記者:有網友說中華民族千年來沒有性教育,不照樣繁殖成人口世界第一大國嗎?
何峰:為生育后代,性就是任務。而有了科學的性觀念,成年時就會享受性帶來的快樂,這是有差別的。
商報記者:那會不會讓孩子過早的渴望接觸性?
何峰:性教育是分不同階段的,幼兒時期認識性器官,隨后就是性安全、衛生、以及道德教育,在他的生長階段植入健康的性觀念。
C 自己摸索存在風險
商報記者:你小時候受過性教育嗎?
何峰:沒有,但我在農村長大,看兔子分娩,狗交配,這些都讓我在大自然中受到教育。
商報記者:那你的心態不是也很健康還成為性學專家?
何峰:摸索成長是有風險的。平頂山有個男孩,因為小時候和妹妹過家家時,把小雞雞放在妹妹身上,長大以后他一直覺得自己很壞,都快抑郁了。
直到他來鄭大上學聽了我的講座,才知道自己沒問題。所以我們要盡早告訴孩子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讓他們少走彎路。
D 性教育肯定有底線
商報記者:家長和學校誰應該扛起性教育的大旗?
何峰:都需要,包括整個社會。我們此前搞了個“我從哪里來”主題展,有的媽媽提供了自己的生產錄像,有的媽媽把生育過程寫成了詩,真人版布娃娃也是家長自己動手做的。雙方配合,效果才能更好。
商報記者:有家長提到,性教育應該進行,但底線到底是什么,不能上來就突破底線。
何峰:性教育肯定有底線,應該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成長階段循序漸進,但有突發事件你怎么應對?
比如,如果孩子無意中闖進臥室,看見爸爸媽媽正在過夫妻生活,怎么辦?有人可能會大聲訓斥孩子,這樣可能給孩子造成陰影。有人可能啥也不說,反而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其實,家長應該自然地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就是這樣把你生出來的,但只有結婚后才能進行。如果孩子已經有了一部分性知識,他就會覺得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