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招辦數據顯示,今年入學3349名大一新生中,縣級及以下中學新生不到500人
“錄取指標應向不發達地區傾斜”
最近,在大學新生入學的高峰期,有媒體報道顯示,近些年農村生源入名校的機會越來越小,“躍入名門”越來越困難。這種現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來自陜南農村的清華大學新生沈琦,盡管學習成績優異,她也不得不承認,與城里的孩子相比沒有競爭優勢,他們的視野會比農村孩子要寬闊。清華大學熱能系新生田集斌也低聲地感嘆,“農村學生能進入清華這樣的學校太難了”。

現狀
農村生源進名校呈下降趨勢
今年高考前,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社會學系2010級的學生進行了一項社會學調查,分析“誰更有可能上清華”。調查顯示,2010級清華學生中,農村生源占總數的17%。報告認為,農村生源呈下降趨勢。
清華招辦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入學的3349名大一新生中,縣級及以下中學的學生不到500人,他們分別來自300余所縣級及以下中學。
華南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王佐丹承認,城市學生擁有更多教育資源,在頂尖高校競爭中占優是很顯然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說,目前農村學生主要是在第二、第三類高校,所謂二本以下的高校,尤其是民辦高校、專科、職業院校等,而在所謂研究型大學,就在中國高校金字塔的尖上,農村學生的比例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