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濟南大中小學將開設廉潔教育課程。鄭筱萸受賄案件被作為反面典型選入《廉潔教育讀本》初中教材中。
1日,《廉潔教育讀本》已經發到濟南各個中小學校。根據濟南市教育局廉潔教育試點工作意見,從2010年秋季學期開始,廉潔教育進課堂已在29所中小學校進行了一個學年的試點,從本學期開始,廉潔教育進課堂將在小學五年級、初中一年級、高中二年級以及大中專學校全面推開,每學年上足18節課。
“對中小學生進行廉潔教育,是不是搞錯了對象?”1日下午,孩子放學回家,翻了一遍孩子帶回來的《讀本》后,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劉先生說,廉潔教育不對掌握行政權力的人開展,對小孩子搞廉潔教育會不會是形式主義?
記者看到,由濟南市教育局牽頭編寫的這套《廉潔教育讀本》共四冊,根據小學、初高中、大學各階段孩子的接受程度和年齡特點編寫。

粗略閱讀了小學版后,記者發現,《廉潔教育讀本》小學版包括潔身自律篇、仁愛誠信篇、勤勞節儉篇、立志報國篇等,提到了“生活做事守規則”“別人東西不要拿”“換位思考、多些寬容”等多條做人做事基本準則;初中版和高中版則用大量的實例來講明事理,其中,初中教材提到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鄭筱萸因犯受賄罪被判死刑的例子。
提及在娃娃中開設廉潔教育課的初衷,濟南市教研室主任方輝說,防止貪腐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舉足輕重,廉潔課程教育每個人自律、不該拿的東西不拿,培養好的道德準則,對國家的未來善莫大焉。
《讀本》初中版主編、燕山中學教師張巍說,為了避免與中小學目前開設的品德或政治課程重復,在教材編寫上,盡量避開了品德課本中現有的內容。由于不是考試科目,在暑期對“廉潔教育”授課老師進行培訓時,也要求他們盡可能地采用探究實踐等多種形式,不能簡單地說教或灌輸空洞的大道理。(記者 徐潔 實習生 孫雨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