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網9月5日電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教育與人類發展系主任劉云杉今日在做客中新網訪談時表示,要保持社會階層之間流動的暢通,更要警惕如何能夠讓下一代人的青春不是一個向下的青春,而是和他們的父輩有一個持平的位置,需要政策做更深入的思考。
劉云杉說,一個發展中的社會,或者說是一個給人希望的社會,是指社會流動的活躍,要保證這個社會是彈性的,是一個充滿創新的社會。這個社會流動,也意味著下一代的成就和父母一輩的經濟收入之間的相關系數不是那么緊密,也就是說更多的是靠自己的成就,你的努力決定你的位子,而不是取決于父母,或者說地域的因素,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的非常重要的標志。
劉云杉指出,國家最基本的價值訴求是社會公正這樣一個問題,社會公正最重要的一個是通過教育來實現一個流動,那么假如這樣的一個教育流動道路堵塞、不暢通的話,那將對政治動員、社會參與、社會建設能力都造成極大的侵蝕。
劉云杉舉例說,比如西方社會的一些國家是用了二百多年時間發展至今。在二百多年的時間里面,可能會有十代人,每一代可能都有機會站到一個精英的比例。但是中國在短短的三十年里,走過了別人走了很長時間的路。現在各種矛盾都非常尖銳,或者說這個社會成長的多快,就會讓這個社會中有限的幾代人,比如說50后、60后,甚至75年以前的一些人,能夠通過教育獲得非常體面的職業。
但是現在一些80后發現核心的工作、重要的崗位都和自己的關系不是那么大,哪怕是接受再好的教育。還有很多城市的物價高的沒有辦法,這個背后是一個代際的斗爭。其實這也是一個世界性的議題。保持一個階層之間的流動的暢通,同時更要警惕怎么能夠讓下一代人的青春不是一個“向下”的青春,而是和他們的父輩有一個持平的位置,需要政策做更深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