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學前,教育部頒布了《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三至六年級的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書法課,意見頒發(fā)后引發(fā)的反響格外熱烈。開學已20余天,中小學對意見的落實情況如何?書法必修課規(guī)定會否成為一紙空文?
升學壓力導致寫字課被“擠”出課堂
記者在北京市一些中小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目前中小學校開設的寫字課教學仍參差不齊,大部分學校的書法課程是以興趣班的形式存在,一些學校的寫字訓練被“擠”出語文課堂進入“拓展型”課程。因為升學壓力剝奪了不少學生欣賞、體驗漢字美的機會,他們忙于不停地寫、抄、算。家長關注分數(shù),字被“放倒”也無妨,打字、網(wǎng)上下載替代了寫字。
“目前真正開設寫字課的學校還不多。”北京一位小學語文教師對記者說,她在批改作文時,經(jīng)常碰到錯別字、文白夾用等現(xiàn)象,如將“刻不容緩”中的“刻”寫成“咳”,把“一往情深”中的“往”寫成“網(wǎng)”。有的學生一個“日”字,兩筆就寫完,先一筆畫個框,再往中間添一橫。
這位語文老師直言,就像音樂課、美術課和體育課經(jīng)常被邊緣化一樣,我擔心書法課也會成為“聾子的耳朵”。
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說,北京小學要求低年級每節(jié)語文課要拿出時間動筆寫字,但目前不少學校把本該重視的寫字教學推到了課外。
民進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介紹,目前,90%以上的中小學沒有書法課,有的中小學雖設書法課,但其名難符,書法教育基本上已經(jīng)淡出了中小學教育。很多學生的寫字水平越來越差,字跡潦草難認、錯字屢出、提筆忘字的情況十分普遍。
“中小學寫字教育,非不能也,乃不為也。”朱永新說,教育部此次頒布的意見很好,但目前關鍵是要認真落實。
專職教師資源匱乏
在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北京市呼家樓中心小學,語文教學主管杲振洪仍然感到不少困惑。她介紹,因為教師資源的問題,現(xiàn)在還做不到每個年級全部由專職老師來代課。
記者調(diào)查了解到,除了一些書法特色學校,即使是有所謂寫字課、書法課的學校,大部分沒有專職專業(yè)的書法老師,而由語文老師代課。而“代課”有時候只是一種“代管”。許多中小學校負責人都呼吁,師范類院校在培養(yǎng)未來的教師時,一定要保證其在書法方面的質(zhì)量過關。
“其實,語文老師負起全責是可行的,但是,重視寫字教育首先要開設寫字課。”呼家樓中心小學教師董虹認為,低年級語文教師識字、寫字教學任務應一肩挑,盡可能不要把寫字推給專職教師,使寫字與識字分家,否則會失去學生學習“端正”書寫的最佳時機。
董虹從其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中體會到,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是進行寫字教育的絕好時機,教師板書示范,學生模仿、書寫,生生互評,師生互評,優(yōu)秀作業(yè)展評,學生寫字水平就可以逐步提高。
李明新認為,要想真正讓寫字課進入課堂,學校就應該在教學管理上制定具體要求,不要把寫字擠到課外不管不問;所有學科教師都應重視寫字問題,不能只是語文教師重視;每一位教師都要寫一手漂亮的漢字、板書,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同時要把寫字質(zhì)量納入學生語文學習評價。 (記者王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