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后出站報告被指抄襲一萬多字 中大傳播與設計學院介入調查
昨日,傳媒人石扉客在其微博上稱,自己的一篇深度報道《社會記錄:一個異類央視節目的五年史》被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王冰全文抄襲。截至記者發稿時,王冰老師暫未有回應。對此,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發出微博,表示學院學術委員會已啟動相關程序,盡快調查,維護學術道德。
爆料:
博士后報告照搬報道
石扉客的微博稱:爆個料吧,抄襲見多了,第一次見到將一篇14620字的新聞報道完整地抄襲進一篇博士后論文的。中山大學傳媒學院講師王冰博士剛致電我承認謊稱采訪了我,又解釋說這篇已被萬方數據庫收錄的博士后出站報告,“只是初稿”。
微博還給出了石扉客在其博客上的文章鏈接。石扉客稱,自己所著的文章被抄進了王冰的博士后出站報告《中國媒介環境變遷與傳媒行為——<社會記錄>的生存調查與控制》,并稱“報道全文14620字僅有72字沒被抄”。
石扉客稱,自己的文章被收入《潛入深海:深度報道30年幕后軌跡》一書。記者搜索發現,該書出版于2010年1月,《社會記錄:一個異類央視節目的五年史》位于該書第一篇章。
查證:
數據庫中無審查報告
記者在萬方數據庫中搜索發現,確有署名為“中山大學王冰”的論文《中國媒介環境變遷與傳媒行為——<社會記錄>的生存調查與控制》。數據庫顯示,該論文發表年限為2010年7月。論文共有五章,其中第二章“社會記錄的五年史及生存調查”與《社會記錄:一個異類央視節目的五年史》內容確實幾近相同。
記者在中山大學圖書館搜索,沒有發現該論文的紙質版。這也就意味著,暫時還不能確定萬方數據庫收錄的論文是否為考核報告的版本。另外,該數據庫收錄的論文版本并未包含導師組審查報告。
與該論文有關的另一條新聞出現在“中山大學博士后之家”的網站上。該條新聞提到,2010年7月22日,傳播與設計學院師資博士后王冰博士在中山大學南校區文科樓314會議室舉行了期滿考核報告會,報告的題目正是《中國媒介環境變遷與傳媒行為——〈社會記錄〉的生存調查與控制分析》。
該報道還稱:王冰的這一報告通過對《社會記錄》進行詳細的調查,具有較高的新聞學價值和新聞理論史認識價值,是一份水平較高的學術報告。
該報道稱,評委會一致認為,王冰已順利完成師資博士后崗位聘用協議書中所簽訂的科研任務和教學任務,達到了出站要求,同意其出站。
在傳播與設計學院官方網站對王冰的介紹中顯示,王冰的研究興趣為比較新聞學、跨文化傳播、媒介環境研究、影視媒介研究、媒介社會學,但沒有提及這篇博士后出站報告。有該學院學生對記者說,王冰工作認真負責,很受學生的歡迎。
學院:
已啟動程序盡快調查
傳播學院的網站顯示,王冰于1999年進入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專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并在該學院完成碩士與博士學位。2008年10月,開始在中山大學任傳播與設計學院講師。2008年10月進入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博士后工作站,2010年7月出站。
記者昨日多次撥打王冰老師電話,均無人接聽。
昨天傍晚,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的新浪微博發出:“今天上午,我院獲悉王冰老師博士后出站報告涉嫌抄襲一事,院學術委員會已啟動相關程序,盡快調查,并公布結果。維護學術道德是我們的責任,感謝@石扉客 網友提供的信息。”(記者石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