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4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偉的微博比以往熱鬧了許多。陳偉在微博上說:“大學學生會,早已成為高校的藏污納垢之地。”言論一出,反對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嘲諷者有之,不屑者有之,甚至有人要求陳偉公開道歉。

高校的學生會組織,真的已經到了藏污納垢、污穢不堪的地步了嗎?陳偉的觀點究竟有沒有根據?面對輿論壓力,這位年輕的教授是否還會堅持己見?
登陸陳偉的微博,粉絲數兩千多人,算不上多。陳偉也坦言,他之前寫過很多聚焦教育領域的文章,就是想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但是不知道為什么唯獨這篇名為《學生會:大學最陰暗的一角》的文章會這么火。在他發表這番言論之后,有網友言辭激烈,情緒激動地要求陳偉公開道歉。對此,陳偉表示:道歉必須在意識到錯誤的基礎上進行,沒錯誤談何道歉。
陳偉:他讓我道歉,我得意識到我錯了我才去道歉,這次是我嚴肅、認真、思考的結果,我既有多年來在高校學習和教學的經驗,同時我本人也是長期研究政治哲學、政治理論的,所以我這么寫是有自己的斟酌。學生會、學生讓我道歉,我不知道道什么歉呢,我是希望它成長呢。
在自己的微博上,有一張陳偉的半身照,手扶著眼鏡,微笑,年輕而有朝氣。陳偉目前任職于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政治學系。那么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生會真的如陳偉教授說的那樣:把一些朝氣蓬勃的大學新生變成了滿嘴官話的學生官員了嗎?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顯然不認同陳偉的說法。
金燦榮:這個就是個憤青語言,學生會是一個必有的機構,它運作的好壞是另外一回事,但它是必須有的。至于說是不是像陳偉講的那種情況,我覺得是夸張的。我覺得多數孩子還是好的,而且屬于是比較能干的,做學生干部也是有一定競爭性的,它也不是是個人就可以當的。
當新生步入大學校園,開始大學生活的時候,學校的團委、學生會便會向你發出邀請,請你加入其中。此時,滿懷期待又不知所措的新鮮血液究竟會作何選擇呢?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被訪者從自己的經歷告訴記者,學生會的經歷收獲挺大。
學生:學生會還是利大于弊,因為我作為一個學生來講,這么多年在學校里面受教育,學生會是一個從象牙塔往社會過渡的一個過渡階段,我自己也覺得從學生會當中受益很多。
在記者的采訪中,也有為數不少的受訪者表示學生會的確有“特殊”的氛圍,而這種氛圍與自己格格不入。
學生:還有一批人應該是一些特別有表演欲的人,覺得好像整個世界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樣,覺得我應該不是這樣的人。
學生:剛開始覺得可以鍛煉一下自己的工作能力等等,但是后來發現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所以就退出了。有的人他可能會更加功利一些,可能不太像學生那樣單純。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認為,本應成為服務學生的組織、鍛煉學生能力的大學學生會,目前的確存在異化的現象。
熊丙奇:一些學生加入他學生會不是想到去鍛煉自己的能力,為學生爭取學生的權益,反過來是想借助學生會這個平臺,獲得更多的自身的利益。
看來,陳偉所說的現象的確存在。爭論的只是這種現象是存在于局部還是整體都有、是簡單個案還是全面存在的問題。那么,有沒有一條路可以讓大學學生會走得更穩,更好?針對目前大學學生會成員多數由學校輔導員或相關行政機構負責人直接任命,熊丙奇給出了他的建議:由任命制改為學生自選制。
熊丙奇:在這個發達國家,這些一流大學里面,學生會都是由學生自己選舉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民選的機構,然后代表學生的權益。這幾年在我國的一些學校里面,也開始嘗試了學生會直選,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名,有權利學生來選舉學生會的成員,這種選舉其實就是讓學生會能夠回歸作為一個學生自主制這樣一個性格,維護學生的一種權益。(記者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