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薦生標準被指“掐尖”
校長質疑:推薦非得成績優異?
北大回應:居年級前5%要求合理!
“基礎學業成績位居(評估)全年級前5%以內”——北大招辦日前公布的2012年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生新標準引發本市部分中學名校校長的爭議,被認為帶有明顯“掐尖”的傾向。另外,不孝順父母不得推薦的新規迎來一片叫好之聲,不過有人質疑此舉不易操作。
“中學校長實名推薦生明確規定成績標準,存在‘掐尖’嫌疑。”西城區一位擁有實名推薦資格的中學名校校長坦言,按照該校學生考試成績,年級前5%以內的學生,憑借自身實力基本上都能考上北大清華。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如果繼續走自主招生“掐尖”的老路,實質意義就會大打折扣。
海淀區一位獲得推薦資格的中學校長表示,校長實名推薦學生難道非要成績優異不可?應當不拘一格推薦人才,畢竟學生的個性特點不一樣。劃定一樣的標準,可能遺漏在其他方面表現優異的人才。
對此,北大附中黨委書記、北大副教務長生玉海表示并不認同。在他看來,獲得推薦的學生應為中學優秀生群體相對突出的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學科特長突出。因此,學業成績做這個比例要求是“合理的”。事實上,之前大多數中學校長推薦學生時也是依照類似的成績要求。
業內人士分析,明年北大校長實名推薦生如面試合格,北大將降至一本線進行錄取。如此大幅的降分優惠,一定程度上導致北大招辦明確提出學業成績位次的要求。
網絡調查
七成網友贊成拒薦不肖子
“不孝敬父母不得被推薦”這條首次明確寫入北大推薦生條件的新規贏來社會一片叫好之聲。新浪網調查顯示,七成網友支持孝順父母應當作為推薦生的考慮標準,也有約25%的網友表示反對,認為孝順父母無法界定。
晨報讀者安女士特意打來熱線電話,對北大此舉表示支持,同時建議不光上大學,連當公務員也應當不孝敬父母不得獲推薦。
“北大推薦條件對學生人品的要求其實是底線要求,在社會上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本市部分參與之前北大關于實名推薦制研討會的中學校長透露,北大相關規定,更多是要對中學倡導的內容設置等產生一定引導作用。具體操作上,學生不孝敬父母出現嚴重問題才會被排除出推薦生之列。
有此一說
清華附中入圍“遲到兩年”
明年,本市進入北大校長實名推薦資質的中學名校新添了三所,其中清華附中的入圍頗具意味。
海淀區一位中學名校校長表示,清華附中憑實力應當入圍2010年首批推薦中學名單,“遲到兩年”才入圍,一定程度上有損北大的包容精神。北大有關人士表示,中學能否入圍北大推薦資質名單,和該校學生之前若干年考入北大的數量、質量以及發展情況有關,不存在“門戶之見”。(首席記者 羅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