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干部有權有利
究竟是什么讓現在的孩子們對學生干部趨之若鶩?難道依然是利益在作怪嗎?
喬新生認為,“學校是社會的縮影,社會上有的,學校就一定有。過去我們批評學校官本位、行政化,現在這種情況已蔓延到了學生中間。學生一旦當上干部,就有了權力,掌握利益分配,比如學生會在討論獎學金、助學金分配問題時,學生干部在其中就有了利益關系,他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獎學金及助學金的分配,于是權力的意識自然就產生了。現在整個社會處在轉型期,社會上的種種問題反映到學校和學生身上,就成了這個社會的縮影。”
以前班干部往往由老師指定,如今學生投票、選舉產生學生干部,這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對此,周孝正說:“老師指定是禪讓,而賄選要比這個惡劣多了,它影響的是所有學生的價值觀,腐蝕的是學生們的靈魂。當今社會,諸多丑惡現象出現,學生賄選的現象絕對應該批評和反對,這是一種倒退。”
實際上,也正因為學生干部掌握權力和利益,因此不僅僅是賄選問題困擾著學校,有報道稱:“每年評選班干部之前,不少家長都會私下找老師,希望孩子能評上。而有的學校對此想出的辦法則是多設干部崗位,結果一個班級除了班長、班委、中隊長、中隊委、小隊長、小組長外,還有負責監督大家喝水的‘水官’以及負責開關燈的‘燈官’,有的全班45個人中干部就有30多人。”
權錢該不該進校園
對于學生拉關系、送禮拉選票的做法,周孝正認為不可提倡,而喬新生則表示這是無法避免的過程。
喬新生說:“首先,任何國家在民主發展進程中,必然經過一個共同階段——即金錢政治。目前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等國均是如此。其壞處是勝者通吃,有錢的就有權,有權的就有錢。”
那么,應該怎樣對待金錢政治的出現呢?喬新生說:“要把金錢政治放在陽光之下。金錢政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透明、不公開,沒有監督的金錢政治。金錢政治如果不可避免,就應增加其透明度,當選者接受選民監督。對于現今學校學生干部競選中出現拉票送禮的現象,我們應該更關注當選后的干部是否接受學生監督,是否真正為其他學生盡職盡責提供服務了?權力應被放在陽光下,這其實不僅僅是大人社會準則,也應成為當今學生們的理念和價值觀。所以我認為,競選班干部、學生干部中出現請客送禮等賄選問題,就對競選持否定態度,應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建立起權力監督的正確方法。”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實際上,學生干部競選的種種問題并不是獨立出現的。追究權力崇拜的原因,是因為權力能帶來更多的利益和好處。
喬新生說:“不僅是社會如此,學校也如此。我們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這種現象也影響到了學生本身。一部分地區或學校在掌握了更多資源的同時,也讓某些學生干部擁有了更多影響資源的權力,所以現在很多學生熱衷于當干部。”而改變這一切的方法,就是要改變資源配置方式,改變權力在教育中的作用。
喬新生說:“北大教授饒毅說過一句很好的話,‘我們的大學,為什么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其實就是資源配置的問題,權力色彩太濃。今天的學校,特別是在大學里,項目經濟流行,好處是能讓學校快速發展,壞處則是打破了學校的平靜,讓學校成為一個逐利的場所。一個項目背后,是經費和利益,它可以讓某一項目迅速發展,卻也能導致教育資源徹底紊亂。有句古話,‘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做學問是長久的工作,教育更是百年大計,讓教育更加穩定持久地發展,首先應該讓教育本身穩定下來,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用利益刺激的方式去發展教育。”
晨報記者 周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