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亮大部分時間待在這間屋里照顧爸爸,等他睡下后才能安心做作業(yè)。
她在食堂買了飯后,一路小跑回“陪讀房”,讓爸爸吃上熱乎的一餐。
父親:12年沒喊過累,她真是孝順女
“12年來,春夏秋冬女兒都沒喊過一聲累,有這樣的孝順女兒,是我一輩子的福氣。”頭發(fā)花白的王任明說這話時掉下了眼淚,他說自己也曾想過一了百了,但一看見王亮無怨無悔地精心照顧自己,他就不忍心離她而去。
王任明側(cè)過身體:“你看亮亮給我洗得好好嘛,這么多年,皮膚從來沒有爛過,她也從來沒有怨過鬧過。”重慶晨報記者在采訪中也發(fā)現(xiàn)到了這個細節(jié),王任明癱瘓在床12年,全身上下沒有一個瘡疤。
“夏天,亮亮每天都要用藥皂幫我擦洗2次,冬天最冷的時候也會一個星期擦一次。”王任明伸出兩個可以略微活動的手指,比劃著告訴記者。每次為父親擦拭身體時,王亮會先用一張防水的油紙墊在床上,用毛巾擦拭完父親身體的一側(cè)后,再將其翻身擦另一側(cè)。“5歲的時候,她學著給我洗澡,但個頭太小給我翻身都翻不動,洗一次澡都要花一兩個小時。”王任明說,當時自己都急得掉眼淚了,女兒反倒安慰他:“爸爸,你莫急嘛。”
26日中午,王亮一回到寢室,王任明就在床上歪著腦袋望著女兒,喊她趕緊吃飯。女兒早上都餓著肚子,王任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也希望你們多教教她,叫她別那么累,還是要吃飯。”王任明關(guān)心女兒,卻什么都做不了,只好在床上一直“碎碎念”。
愛心補習
26日來到王亮房間的還有一名女民警。得知王亮喜歡英語,英語過了專業(yè)八級的女警張玉林主動提出,想為王亮補習英語。昨日一大早,張玉林便趕到書店挑選了幾本英語語法書、教材輔導(dǎo)書,準備送給王亮。
王亮下課回來后,一見到擱在床上的英語書,雙眼閃著光。當她翻到一本卡耐基的《人性的優(yōu)點》時,笑容更加燦爛了,“我平時就喜歡看這種勵志的書籍。我就是不知道之后選文還是選理。”王亮說,選理科以后好找工作,可以早一點掙錢,但是她對文科更感興趣。
“我們20個民警分成了5個組,每周六輪流來照顧王任明,讓王亮可以多騰出些時間學習。”民警們說。
“謝謝叔叔、姐姐。”王亮說完鞠了一躬,久違的笑容一直停留在她瘦巴巴的臉頰上,她的堅強和自立感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提起王亮,身邊人感觸很多
同桌:有時她打瞌睡都不忍心叫醒她
王亮的同桌賀旭是個小男生,他每天都有一項“艱巨”的任務(wù):提醒王亮不要打瞌睡。每天早起晚睡的王亮上課太容易打瞌睡了,時不時就因忍不住困意趴倒在桌子上。所以,王亮與賀旭約定,只要她一打瞌睡,賀旭就必須立即叫醒她。
“她真的很努力,看見她困得睡著了,其實我都不忍心叫醒她。”賀旭說,王亮每天早上會提前半個小時來教室看書,遇到不懂的問題也會立即問身邊的同學。
“我反正很佩服她,如果是我,肯定做不到。”勞動委員謝天是個胖乎乎的高個兒男孩,每次做班級大掃除時,他都讓王亮回去照顧父親,不用參加掃除,但王亮都會主動留下來與大家一起勞動。“不過,我還是會盡量給她安排輕松的活兒,呵呵。”謝天樂呵呵地說。
“王亮學習很努力,每到周末還會邀約四五個成績好的同學給她補補課。”王亮的班主任鄧福清介紹說,王亮的成績屬中上等,每天早上7點20分早自習,但她都會在6點40分就來到教室溫習功課。“她照顧父親太疲倦了,如果她有其他孩子一樣的精力花在學習上,肯定名列前茅。”
幫助王亮,已經(jīng)有人在行動
26日中午12點,王亮還沒有回來,梁平縣交巡警名豪廣場平臺民警就已端著一籠熱氣騰騰的粉蒸羊肉和兩盅蒸蛋來到了王任明的房間。“你們又來了呀,來了這么多次,我都還不曉得你們叫啥子。”躺在床上的王任明揚起腦袋,望著民警喜笑顏開。
自梁平縣交巡警大隊了解到王亮的情況后,名豪廣場平臺的民警便率先來到她的學校,主動給王亮父親喂飯、擦洗身子等,每周星期六還會到房間打掃衛(wèi)生。“王老爹,你記到嘛,我叫陳彬。”一民警端起蒸蛋,拿了一張毛巾隔在王任明的下巴處,用勺子舀出一小塊雞蛋花,放在嘴邊輕輕吹涼后,喂到王任明的嘴里。
“我多吃點,吃不下了還可以放冰箱里。”王任明向側(cè)后方一臺白色的冰箱努努嘴。原來,在小房間進門處的小冰箱是平臺民警給王亮父女買來的。前幾次,民警來看王亮父女,發(fā)現(xiàn)室內(nèi)沒有冰箱可以儲存食物,食物很容易餿掉,便想到為他們添置冰箱。
“來,王老爹,吃飽了我們再擦擦身子。”陳彬喂完飯,又忙著打水擰毛巾,掀開王任明的被子為他擦洗身體。(見習記者 李淼 記者 馮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