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院)學生會干部優先,拒絕富二代。”這是校園招聘會上,一企業招聘公告上列舉的一項招聘條件。
前日,在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校園招聘會上,湖北省郵政報刊發行局宏基文化傳播公司招聘公告中,將“拒絕富二代”列入條件,引發求職大學生的議論。
強勢的“富二代”怎么會遭遇招聘“歧視”?在大家的想象里是不可能的事,何況一些富二代壓根就不存在就業、應聘之憂,然而,在武漢科大卻是活生生、很“殘忍”的事實。誠然,無論是窮二代還是富二代,用人單位理當一視同仁,歧視其中任何一方都有違公正、公平。不過,對富二代另眼相看,更多的或許是出于一種務實的考量,而與歧視無關。
富二代之所以遭拒,或許是因為在用人單位看來,其“就業”主要是為擁有一份職業而未必在乎工作,是否具有敬業精神值得懷疑;也可能是他們被貼上了好逸惡勞、坐享其成等標簽,不但學識、能力受懷疑,更擔心將來難以管束,也就難免會被受到被打入“冷宮”的不公正待遇。
公平社會拒絕任何偏見和歧視,戴著有色眼鏡去審視富二代同樣不足取。不過,富二代遭遇招聘歧視,卻折射出一個殘忍的現實,那就是貧富分化、階層固化不但讓平民百姓、“窮二代”們倍感糾結,同樣可能會讓富人、“富二代”面臨尷尬,最終陷入“兩敗俱傷”迷局。
前些時候,有報道說某地一停車場拒絕豪車進入,對方執意泊車,則既不收費也不承擔責任。“歧視”富人的原因是,偷盜車鏡現象時有發生,動輒萬元以上他們實在賠不起。雖然與招聘“歧視”有別,卻折射出一個共性的現實課題,貧富懸殊的擴大,社會不公的加重,平民階層的生存、發展空間固然會日益逼仄,權貴階層同樣不可避免地遭遇公民社會抵觸、抵制的煩惱。
因此,加快推進制度革新,打破社會不公,不只是民主平等社會的本質要求,也不只是廣大社會底層老百姓的心聲,即使是對于權貴群體來說也未必不是一種福祉。社會階層的裂痕越大,彼此之間和諧相處、平等交流越難,相互排擠、遠離甚至仇視的結果,各自的權利、面子、尊嚴都可能斯文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