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游淡季漸入尾聲,國內景區門票漲價聲又起。據媒體報道顯示,山東省又有一些景區近日悄悄地啟動調價程序,票價你追我趕地跨入“百元時代”,該省現有8家5A級景區幾乎全部邁入“百元序列”。而據南方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全國130家5A級景區中接近一半門票價格過百元,其中超過一成門票價格在200元以上。專家指出,目前中國景區門票價格普遍過高,而高價門票實質上是把中低收入者的權利用價格的杠桿轉讓給高收入者,顯然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
旅游旺季未至景區漲聲再起
據媒體報道,山東省又有一些景區近日悄悄地啟動調價程序,票價你追我趕地跨入“百元時代”,該省現有8家5A級景區,幾乎全部邁入“百元序列”。報道顯示,2月1日,青島海昌極地海洋世界悄悄調價,其旺季通票由以前的150元上漲到180元。而從4月1日起,自重建開放后一度實行免票的棗莊臺兒莊古城景區,票價政策再作調整,由現行每張票100元上調為160元。另外對于法定節日、平時散客以及本、外地游客票價均作出調整。濟南九如山景區年后由110元調至120元。
除了山東外,根據3月20日在井岡山召開的景區門票價格調整聽證會方案,井岡山核心景區門票基準價格擬由原130元/人次調整為162.5元/人次,調整幅度為25%,同時實行淡旺季票價浮動。據悉,井岡山景區現行門票價格為130元/人次,實行淡旺季上下浮動,經江西省政府于2004年9月8日同意批準執行。2011年,井岡山接待游客671.08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9.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7.94%、48.52%。據公開信息顯示,近3年井岡山景區年度平均運營成本為11582.95萬元,按年度平均游客接待量77.59萬人次計算,人均成本為149.29元,成本已經超過它現行門票價格。
近年來,國內景區始終走在“漲價”路上。國家發改委限價令都難禁“漲價”的步伐。去年一年,國內多個景區紛紛上調門票或索道價格,去年3月1日,河南殷墟、安徽黃山西遞宏村上調門票價格;去年9月,香港海洋公園、浙江寧波天童寺景區上調價格;而包括陜西乾陵景區、安徽九華山風景區等,也在今年年初實現提價。不完全統計顯示,去年國內共有超過10處景區漲價,已通過聽證但未漲價的景區還有3家,其中包括了廣東羅浮山朱明洞景區。
近半5A景區門票價格已過百
面對價格不斷上漲的景區門票,南方日報記者對全國(不含港澳臺)130家5A級景區門票價格(非淡季全票)統計發現,價格低于60元(含60元)的5A景區共有27家,約占國內5A級景區數量的20.77%;價格在60元至100元(含100元)的5A景區共有41家,約占國內5A級景區數量的31.54%;價格在100元至200元(含200元)的5A景區數量最多,共有46家,約占35.38%;而門票價格高于200元的景區有14家,所占比例超過一成。此外,有兩家景區暫未查詢到票價情況。
通過調查統計發現,門票價格低于60元的5A景區多為歷史文化類景區,如八達嶺長城和故宮博物院等,而其中部分免費的景區則帶有市民休閑公園性質,甚至不設圍墻,如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景區等;價格超過100元的多為自然風光類景區以及世界遺產類景區,如武夷山、峨眉山、玉龍雪山等;而最讓人關注的是,價格超過200元的5A景區并不在少數,如湖北武當山、四川九寨溝、安徽黃山等,這些國內著名的5A景區,門票價格都在200元以上。此外,部分主題公園類5A景區,價格更是驚人,深圳東部華僑城旅游度假區門票達到280元,浙江橫店影視城門票價格達到390元,而由多個景區組合而成的長隆旅游度假區,其門票價格組合超過500元大關。
此外,記者調查發現,部分5A景區除了門票價格奇高以外,“票中票”現象更為游客所詬病。一位網友在某論壇上發帖以表示自己對廬山門票收費的不滿,“進入大廬山有進山大門票,試問上山以后從何處下山都要收費,三疊泉路卡、好漢坡路卡、剪刀峽路卡、大口瀑布路卡、石門澗路卡、秀峰路卡……諸多路卡猛于虎,本地人都無路可走、何況外地人?”市民錢小姐也向記者抱怨自己對靈隱寺的不滿,原以為買了門票就可以逛遍景區,殊不知大門票卻連靈隱寺的山門都進不去,只能在外圍轉悠。
超過九成網友認為門票應在百元內
動不動就上百元甚至兩百元一張門票,旅游者是否認同并接受?南方日報商旅周刊官方微博的一項小調查顯示,超過九成的網友可接受的5A級景區門票心理價位在100元以內,其中約有61%的網友認為門票價格應在60元以內;33%的網友可以接受門票價格為60元至100元。此外,約有5%的網友可接受100元至200元的門票,而超過200元的門票則無人能接受。“200元一張門票,也就只有中國的景區才下得了手,簡直是宰客不費力啊!”退休后經常外出旅游的林老師表示,有些景區不去的話這一輩子再也沒機會去了,沒辦法等到免費的那一天,所以就算貴,也只能自吞。
“我現在出去旅游,基本上不去所謂的名山大川,都是往小地方跑,一來不需要門票,二來人也不多。”資深驢友張先生表示,自從發現國內旅游景區門票價格大多與價值和服務質量不相符后,他就極少去名山大川,反而更喜歡野外風光。有網友測算,國內景點門票動不動就是上百元,清明打算去成都、峨眉山、樂山玩,算算4個景點門票加纜車費用,兩個人差不多1000元了。近日中國旅游研究院與攜程旅行網聯合發布了《中國休閑旅游客戶需求趨勢研究報告》也顯示,在國內旅游的各項花費中多數游客的景區門票占總花費比例最高。報告顯示,總體來看休閑游客認為交通費用占總花費比重最大,但與出境、入境游客不同,較多國內游客的景區門票占總花費比例最高,其次是交通花費,分別占21.92%、20.92%。
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劉德謙教授不反對景區收門票,但是門票應該與人民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目前中國景區門票價格偏高,中低收入群體承受不下這樣的高價格,一張100元的門票對于中低收入者來說,大致相當于2天的收入,“高門票價格實際上是對高收入者的偏袒,實質上是把中低收入者的權利用價格的杠桿轉讓給高收入者,這顯然是一種不合理的現象。”
專家觀察
應通過多途徑為景區增值
資深旅游策劃人士勞毅波指出,國內景區尤其是自然風景區的發展,或多或少存在著“梁山泊基因”,經營者們普遍以為圈下來了一塊地,就可以坐起來收錢,此山是我開,此路是我開,想要路過就得留下買路錢。而由于自然資源的開發又受到重重限制,硬件上不敢加建擴建來增加收入,軟件上也沒有好的思路,限制了發展的空間,只好在門票上下功夫,收門票賺錢。而即使漲價,游客仍然絡繹不絕,這更讓經營者覺得,單一門票的方式是最容易賺錢的,但是實際上這種旅游經濟模式卻處于最簡單、最初級的階段。
國外很多景區都不收門票,或者是只收很低廉的門票,除了部分來自政府補貼外,另外一些私人景區的管理運作模式,很值得國內景區學習。勞毅波表示,雖然從事旅游業多年,但是一直以來很少購買紀念品,不過一次在日本的經歷讓自己非常難忘,他曾在這家日本一景區內購買過價格不菲的紀念品,“當時景區內的紀念品深深吸引了我,無論創意還是質量,那些紀念品都堪稱經典,我毫不猶豫花錢買了下來,而過后算了一下,購買紀念品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了景區的門票價格。”因此,走出“門票經濟”怪圈,需要通過多途徑多方式為景區增值,而不能僅僅盯著門票,僅靠門票的單一收入顯然不是維持景區正常有效運轉的最佳方法。
投入資金要落到實處
劉德謙表示,從門票來看,國內的景區大致可以分成三種不同的類型,一種是天然形成的或者歷史遺留下來的,具有公益性質的景區,這類景區門票價格過高不合理;一種是投資者自主建設的,如主題公園等“無中生有”的景區,有投資成本壓力,屬于市場型行為,價格可以自定;一種是既帶有公益性質,但是由于種種原因需要引入開發商的,其門票價格一方面要考慮到大眾接受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回收成本。
一般情況下,在經濟不太發達的地區,景區收入往往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實際情況,這類景區目前還不可能免費。而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非投資者自主建設的景區應該獲得政府更多的財政支持,像目前的杭州西湖、濟南大明湖新區、南京中山陵陵寢區等,都已經實現了免費開放,而免費開放不僅為這些景區贏得更好的口碑,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往,帶動了周邊經濟的發展。
整體而言,除了投資者自主建設的景區外,帶有公益性質的景區都不應當作商業企業來經營而獲取高額利潤,不應該以贏利為目的。休閑是人民大眾的生活需求,財政資金應該對此給予一定的支持。目前國家在有關資源保護、文物保護上,都有相關的資金支持,如何讓這些保護資金落到實處,需要更加公開透明的機制去監督。此外,針對成本壓力,景區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降低成本,適當削減工作人員,適當開展志愿者服務來解決人力問題,從而保障景區可以在低成本、低盈利的空間內運行。
5A景點門票價格統計
門票價格 數量 占比
低于60元 27 20.77%
60100元 41 31.54%
100200元 46 35.38%
高于200元 14 10.77%
暫無數據 2 1.53%
已有100000條與景區門票相關的微博 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