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4月3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隨著五一小長假的到來,最近在網絡上出現了大量超低價旅游優惠券。這些消費券價格低得讓人不敢相信,“海南5天4夜雙人貴賓游”39塊8毛;“港澳旅游貴賓券4天3夜游” 58塊,銷售人員介紹,只要花幾十元錢,就可以獲得原價數千元的旅游套餐。
合肥市民王小姐打算和朋友去香港、澳門旅游。無意中在網上看到了一張標價為58塊錢的港澳旅游優惠券。只需58塊錢就能參加價值3980元的港澳4天3夜雙人游。王小姐心動了。
王小姐:我們都感覺為什么網上那么便宜,當時我也不相信,就打電話問了一下,說什么是政府專門支持那邊的旅游,我看了一下網上的成交率還挺多的,大概有四五百條吧,然后我就團購了。
然而之后參加的港澳之旅卻讓王小姐和朋友氣憤不已。
王小姐:去了之后沒轉幾個點光帶我們購物了,一天去好幾個購物點,而且你買東西少不夠數額人家還不讓出來。
旅行回來后,王小姐想向網站討個說法,但上網一查才發現,原本銷售優惠券的網站已經關閉了。
與王小姐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合肥市民陳小姐,她也同樣在網上花費不到一百塊錢購買了去云南的旅游優惠券,“旅游”同樣變成了“購物游”,她和同行的其他游客被帶到幾個購物點被迫買了一堆商品。旅行結束后,陳小姐打電話到旅行社投訴,卻發現原先“熱情”向她推薦介紹旅游線路的工作人員的電話再也打不通了,因為是優惠券,陳小姐并未和旅行社簽訂合同,維權沒有證據。
陳小姐:原本以為買這個旅游券能省點錢,結果比報旅行社花的更多。光是在那購物我們就花了好幾千,而且去了以后才發現很多景點項目都是自費的。
記者在網上搜索了“旅游優惠券”這個關鍵詞,發現兜售超低價旅游優惠券的網頁有上百萬個,海南游、港澳游、出境游……各類旅游優惠券讓人眼花繚亂。記者打開一家標著“超低價25元享受港澳4天游”的網站,并以游客的身份撥通了網站上留下的 “熊小姐”的聯系電話進行咨詢。
記者:我想問一下這個價格是二十五塊錢嗎?
熊小姐:對,二十五塊錢一張。到了深圳每個人交220塊錢。
記者:220塊錢是什么錢?
熊小姐:就是導游導費和關口費么。交了這220塊錢吃啊、住啊,景點門票錢全包的在香港。
記者:那邊至少也要三四千塊錢吧,你這個二十五塊錢怎么會這么便宜啊?
熊小姐:這個活動是由香港那個商家贊助的,你看那個行程,它第二天會去三個購物點,第一個是珠寶店、第二個是鐘表,第三個是國際免稅店,前面兩個購物點是商家的,因為是他們給我們贊助的么,要走它兩個購物點。
雖然在咨詢中,熊小姐向記者“保證”,購物全憑游客自愿,不會強制性要求游客買東西。但是25元和3980元的巨大成本落差,誰來買單。“價格低廉”是因為有“商家贊助”,因而享受了“超低價”旅游的游客們在旅程中自然會被安排到購物點購物。“天上不會掉餡餅”,羊毛出在羊身上,從上當受騙的游客的遭遇來看,一般都被迫強制購物,旅行社和贊助的商家都有利可圖。
眾所周知,旅游線路產品的純利潤并不高,基本維持在10%左右,也就是說能夠讓利給游客的空間很小。安徽環球國際旅行社出境旅游中心港澳部經理吳松給記者算了筆賬,以港澳游為例,除去季節性波動以外,一趟港澳游最少要花費兩千五以上。
吳松:平時一般都在三千到三千五之間,這個費用都是明面值消費的,一般正常的機票在一千三到一千六之間,然后正常住宿會在一千三左右的季節成本,如果低于兩千五百塊錢的都是零負團費。
由此能夠看出,在利潤不高的旅游線路產品面前,這種所謂的“超低價”旅游券只是某些旅行社吸引消費者眼球的幌子。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旅行社最后必然會想盡辦法從游客身上把錢賺回來,比較常見的就是“強迫購物”。
在采訪中了解到,一般用旅游券去旅行的消費者,大多數都沒有與旅行社簽訂合同,等到上當受騙時想要維權就無從取證。合肥市旅游質量監督投訴中心主任刑利萍提醒廣大消費者,旅行社以任何理由宣稱“不簽訂合同”都屬違法行為。
刑利萍:一定要簽旅游合同,而且在簽的時候要把這個服務項目看清楚,也就是旅游行程當中,每天到哪些景點,到哪些購物,包括到哪些景點需要自己付費的,這些項目都要看清楚。
在此,我們也提醒想要外出旅游的消費者,一定要警惕以“免費”、“低價”為賣點的旅游宣傳,外出旅游還是要把旅游產品的品質、服務、價格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不要單純追求低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