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勤(資料圖)
昨天前來中國科大報到的58位少年班考生中,最受關注的莫過于馬鞍山二中13歲考生周景(化名)。他才上高一,但高考考了644分,比一本線整整高了100分,被當地人稱為“神童”.如果他復試順利,將成為中國科大的又一位“娃娃大學生”.
在少年班30多年的歷史上,十二三歲進校園的“娃娃大學生”不少,他們現在過得怎樣呢?記者日前進行了采訪。
張亞勤:功成名就難忘合肥
在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一樓大廳,四周墻上都貼著從少年班走出去的知名校友的簡歷和照片。其中,就有好幾位十二三歲的“娃娃大學生”.哈佛大學生物統計系副教授蔡天西,13歲就考入少年班。1995年,她提前一年畢業,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并在22歲就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一年后,她任教哈佛大學,28 歲就成為了博士生導師。而哈佛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尹西,則是在12歲就考入少年班,并于2006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張亞勤的名氣更大。1978年,12歲的他考入少年班,開啟了傳奇人生。雖然天資聰穎,但張亞勤進校后,卻發現自己的成績相較同學并不好。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逐漸適應了新環境,到了畢業時,他的成績已經名列前茅。1983年,張亞勤順利獲得學士學位,又繼續在中國科大讀研,并在1985年獲得碩士學位。隨后,他赴美留學,并一路奮斗成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
現在,張亞勤正在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領域進行創新。張亞勤告訴記者,“騰訊微博、新浪微博,微信……我都在用。”他說,新的產品出來后,他總是要體驗一下。
從12歲到19歲,張亞勤在合肥生活了7年。他對合肥一直懷有眷戀,“合肥是我的第二故鄉。”他說,因為學習、工作等原因,這些年他一直在行走,但在每個城市呆的時間都不長,“比較起來,還是在合肥呆的時間最長,因此感情很特殊。另外,我太太是在科大認識的,也是安徽人,所以我對合肥感情更深。”
每次回合肥,張亞勤都感慨“變化太快了”.他說,以前讀書的時候,到哪走走路就行了,“現在合肥框架完全打開了,是現代化的大城市了。”
對母校中國科大,張亞勤也一直保持關注。“我感覺現在的科大學生,跟我們那時候比,學風變化不大,還是比較單純,理想化,這是件好事。”張亞勤說,雖然社會轉型劇烈,但還是希望學生保持平靜的心態,不要隨波逐流,“保持理想,保持純凈。”
張亞勤說,微軟現在跟中國科大合作也很多,比如有聯合實驗室、多媒體研究、通訊研究等,“學術合作很多。”張亞勤說,現在也有不少科大學子來到微軟工作、研究,“我們每個月也都有技術人員到合肥開展工作,微軟與合肥聯系很緊密。”
孫天昌:來也悄悄去也悄悄
2007年,13歲的山西少年孫天昌孤身一人來到中國科大少年班報到,成為當年中國科大年齡最小的新生。不久前,他又悄悄離開了合肥,回到家鄉準備年底的考研。
2歲時,孫天昌就認識2000多個漢字;6歲,他獲得太原市首屆少兒英語口語大賽初中組一等獎;9歲,孫天昌在全國首屆少年物理化學大賽中獲二等獎,并得到著名科學家何祚庥的賞識;10歲,他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13歲,孫天昌以659分順利進入中國科大少年班。
但孫天昌的大學之路,卻沒有之前那么順暢。昨天,孫天昌的父親孫兵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孫天昌上學時的成績不夠好,今年畢業時沒有獲得保研資格。現在,孫天昌已經回到山西老家繼續復習,準備今年的研究生考試。“方向應該還是物理。”
對于這樣的結果,孫兵顯然有些遺憾。他告訴記者,孩子上了大學后有些貪玩,“輪滑、足球、網球……愛好很多,精力就分散了。”其實,很多愛好并非孫天昌在大學才接觸,在山西時,他就以愛好廣泛著稱,下棋、繪畫、打球……都是他的拿手好戲。
但在老家,孫天昌有四位“老師”24小時監督,在大學更加自由的環境下,他容易“收不住”.據了解,孫天昌的爺爺奶奶都是教師,加上父母,四個人為了培養孩子費盡了功夫。上大學以前,孫天昌只在學校里學習了一年的“正規”課程,其他時間都是在家里學習。為了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孫天昌的父母讓他一個人從太原到合肥求學,“我們沒有像一些家庭一樣選擇陪讀,希望讓孩子多鍛煉。”
可是,獨自一人在合肥的孫天昌,并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沒有順利保研的他,必須選擇就業還是復習。孫兵說,“我們都決定要繼續深造,因為孩子剛滿18 周歲,完全有時間。”而且,孫兵依然相信兒子的實力。“他在大學里,有的科目的成績還是很漂亮的。比如電磁學,就考了兩個班的第一,很不容易。他還是很有實力的。”孫兵認為,遇到感興趣的科目,孫天昌會學得不錯,但感到枯燥的科目,他就學得不太好。
經過這幾年在合肥的錘煉,孫天昌也從一個13歲的孩子,成長為18歲的“大人”.孫兵說,現在兒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比如我們希望他考北方的學校,但他想考南方的,或者出國。”而且,在孫兵看來,孫天昌說話做事明顯考慮更多,“很多親朋都說他現在很懂事了。”
龔民、楊航:選好了奮斗方向
7月的中國科大少年班學院,還有兩位在讀的“娃娃大學生”,他們分別是龔民和楊航。2009年,廣東省佛山市南海中學12歲的龔民,本來已經被中山大學計算機專業錄取,但他堅持選擇來肥求學。2010年,沈陽市12歲少年楊航又加入了“少年大學生”的隊伍。他倆現在咋樣了?
龔民昨天告訴記者,他現在正在努力學習中。“分專業時,我選擇了數學,準備朝這條路走下去。”中小學的時候,數學就是龔民的強項,他對數學也最感興趣。龔民說,他現在主要的方向是數學統計,“肯定要讀研,無論是考研還是保研。”不過,龔民沒考慮出國,“還是在國內吧。”
龔民剛上大學時,因為年紀太小,外公就過來陪讀,F在,外公仍然在合肥。“他們還在陪讀,我們沒有住宿舍。”據了解,曾經教過物理的外公,有時還會在科大旁聽一些講座。而性格開朗的龔民,也積極地參加班上組織的活動。“比如跟同學們出去旅游,”去年國慶時,龔民就和同學去了黃山。但總的來說,還是呆在學校里學習的時間更多,“一般外出也就看個電影啥的。”
同學們對龔民的評價也挺好。龔民的一位少年班同學告訴記者,龔民挺活躍的,還參加過班上的表演。
更晚進少年班的楊航則選擇了化學作為自己的專業。昨天,楊航的母親李娟告訴記者,楊航現在還在學校里上小學期,“等結束后才能回家。”不愿意楊航接受采訪的李娟雖然遠在東北,但也時刻關心著孩子的成長。她說,通過各種網站、家長論壇,都能了解學校的一些情況,并及時給孩子一些建議。她說,等楊航大學畢業后,再看情況吧。
58名“天才”闖關中科大少年班 昔日神童今何在(圖)
2012-07-09 17:40 中國質量萬里行
贊助商鏈接
網友評論
已有10人評論,點擊查看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新 聞
推薦排行熱點
- 1游學團蜂擁海外背后:暴利下的陷阱有多大
- 2旅游業低價競爭陷惡性循環 導游管理體制要改
- 3倫敦奧運旅游報價漲近70% 諸多旅行社放棄
- 4桂林一公園成人女性超短裙門票半價
- 5重慶中學現雷人試題:學地理是為當官還是賺錢(
- 6國內景區流行門票打包 被質疑變相漲價
- 7北京機場火車站遭遇酷暑打車難 老問題待破解
- 8駕校教練醉駕教練車肇事 稱技術好不相信會撞
- 9動車車票現中式英語 鐵路局回應將統一調整
- 10黨;@筐上鎖引發熱議 校方稱避免打球受傷(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