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廣網北京7月14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進入七月中旬,暑運的高峰到來,各個到達北京的交通樞紐,火車站和機場也日益繁忙起來。不少乘客發現,想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選擇出租車,可能就要面臨漫長的等待;ヂ摼W微博上,北京的機場車站“打車難”也一度成為熱門話題。打車難是一時的尷尬還是一直的問題?這個難題的解決之道在哪里?
上午8點半 北京站前廣場外出租車候車點
上午八點半,北廣場上不大的陰涼處堆滿了行李,廣場東北角,等候出租車的乘客大概已經超過一百多人。
乘客:特別長,特別難打。
乘客:慢得很。
乘客:現在應該搭個棚子,夏天。
半小時過去,排隊的人增加到兩百人,要想坐上出租車,最快也要在太陽下暴曬一個小時。
下午3點40分 北京西站北廣場地下一層出租車候車區
出租車等候區,最明顯的聲音是協管員每隔2,3分鐘就用大喇叭播放的“沒有出租車,到樓上坐公交車”的提示。
從深圳來北京中轉去上海的林女士已經有些著急。
林女士:我是3點半下的火車,現在要去機場,飛機是5點多的,不知道來不來的急,來不急就只有換嘍。
有等車的乘客,也有等乘客的車。從西客站到南禮士路,出租車打表一般需要14元錢,而黑車司機說,100塊。
黑車:我的車貴,就不用排隊,要不就得排隊,想便宜就排隊,咱這是救急。
下午3點 北京南站東停車場候車站
正是下午,出租車進站的速度不慢。等候打車出站的隊伍大概有400米長,大概二十分鐘可以坐上車。調度員說,下午并不是最高峰,等車的乘客中,卻仍有不少抱怨。
乘客:從天津過來到北京半個小時,等出租車要等一個鐘頭。
晚上11點 首都機場T3航站樓地下1層出租車停車站
等候出租車的乘客隊伍已經排到了大廳門外近三十米,兩支隊伍在S型的圍欄中緩慢前進。現場廣播號召旅客改乘機場大巴。等車的長隊中,大部分乘客并不愿意改乘機場巴士。
乘客:我住的那個地方只能打車,不通機場巴士。
乘客:行李比較多,要是沒這么多行李,我就坐那個車走了。
"打車難"成了排隊的乘客等車時發出的微博關鍵詞,這個星期二,首都機場官方微博也貼出一張"六項措施緩解夜間打車難",除了做好服務,提出"增加夜間機場巴士運力,調整發車頻率;協調運管局出租處,向機場增派車輛",管理者不斷強調難處,而辦法能否奏效還需要時間檢驗。經歷過多次"打車難"的乘客提出他們的建議。
乘客:如果要是咱們這邊機場晚點,地鐵可不可以給咱弄成一個24小時的。
乘客:這么多人,你多開幾個?靠。
增加出租車?靠,讓機場的出租走得更快,這也是乘客看著兩個出口緩慢的人流想出的法子。在北京南站,出租站協管員劉師傅覺得,緩解出租車供求矛盾,可以打個時間差。
劉師傅:要不就是到達點往前提點,外不地鐵往后拖延。
排隊許久坐上出租車,而如果向出租車司機師傅抱怨,往往也會聽到他們的苦衷。
司機:等這兒一排半小時,還得交錢,挺討厭的。如果說城區有活拉的話,沒有人是空車放過去的。
"打車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難題,中國之聲特約評論員葉閃認為,這件事可能難以根治。
葉閃:出租車司機是理性人,首先要做一個成本考量,如果有更好的地方,它不愿去機場接。
而如果想要緩解,出租車運營制度或許可以思考。
葉閃:你要說稍微能夠改善一點的話,我覺得最主要一條是要發揮司機積極性,如果一段時間內很多人或者機構有錢愿意往那個方面投資的話,在一段時間內會形成供略大于求的局面,可能平常司機照顧不到的地方就會有人去,或者很大程度上得到一些改善。
(記者王嫻 實習記者趙媛 姜亞紅 謝彤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