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暫停93#批發
“中石化目前實行‘三不采’原則,無法確定油品生產企業的不采;油源向上追溯三級,生產企業不在規定目錄范圍內的不采;供應商未提供合格質量檢測報告的不采,”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告訴本報記者,“正是如此,系統內資源已經出現緊張,部分地區汽油出現停批保零或推高掛牌價的現象。”
比如在廣東市場上,中石化上月底實施嚴格控制外采導致流入系統內汽油資源量劇減。進入6月之后廣東氣溫飆升迅猛,市場預期汽油需求將逐步回升。受汽油資源后期補給不明朗制約,廣東各市中石化為保障零售油站供應采取暫停93#汽油批發或高掛不賣策略。
國內大宗產品電子商務平臺金銀島在問題油發生后不久發布的監控數據顯示:“廣東石化汽油價格意外突漲,直接又回調至批發到位價,國三93#汽油由9500元直接上調至9924元/噸。”
目前國三93#汽油的最高批發價也就9924元/噸,此前由于國際原油價格大跌,廣東的汽油批發價與最高批發限價一直有500~700元的差額。
廣東中石化回應:粵油品,質量無憂
記者近日聯系上廣東石化有關負責人,該人士稱,廣東地區供應的油品與其他地方的來源不一樣,特別是廣州地區,是粵四油品,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國三油品。
當記者問及廣州地區的汽柴油是否全部由廣州石化供應時,該負責人表示,廣州地區的油品并非來源于廣州石化一家煉油廠。
對于廣東油品的質量問題,該人士表示沒有問題,她建議記者到4S店去調查一下,“4S店里沒有集中出現汽車故障問題,說明油品就不會有問題。”
記者觀察:清查“問題油”莫引發新油荒
據悉,中石化自產的成品油全部供應自己的渠道后,還要有15%的量需要從外部采購,在問題油和摻水油被曝光后,中石化肯定會嚴格限制外采的油品數量,而且中石化自產的成品油肯定會全力供應自己的加油站,從而導致國內成品油供應驟然吃緊。
目前,中石化已經重新梳理了各地的供應商名單,比如原先有20多家山東地煉都在中石化采購名單中,現在則減少了一半。金銀島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石油、中石化減少外采成品油,導致這些地煉的開工率明顯不足,有些地區只有約30%的開工率。
國內調高電價導致柴油發電的積極性再次提升,息旺能源分析師鐘健估算,按今年夏季4個月左右的迎峰度夏用電高峰估算,就將累計新增200多萬噸的柴油消費量。
不少業內專家已警告兩大巨頭,在清查“問題油”的同時,莫要引發新一輪的油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