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汽車空調制冷劑能用三五年,而有些用了不到一個月就不行了,原來是假冒產品。昨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播出《汽車制冷劑真相》節目,曝光包括廣州在內的多地生產銷售禁用的汽車空調制冷劑,其中廣州5廠家的產品檢測全部不合格。專家指出,這些假冒的制冷劑可能會對汽車的空調系統造成損害。
昨日記者走訪廣州多家汽車保養店,發現被曝光的產品仍然在售,店員甚至保證是真貨。
調查5種廣州產雪種無一合格
據昨日央視報道,有車主說,剛加了氟利昂,才用了20多天就沒有了,修車工人指出,這是因為使用了腐蝕性強的劣質氟利昂,令空調冷凝器等系統部件被腐蝕,從而發生泄漏。
隨后,央視記者對廣州當地專門生產134a制冷劑的涼霸、中遠、利迪、宇通、新紀元5家公司進行了調查,發現這些公司都在使用R12冒充134a制冷劑。廣州市涼霸汽車用品有限公司一名經理承認,他們廠生產的八塊多錢一罐的134a都是假的。原來,廣州一些廠家使用所謂的“代用品”和R12等違禁制冷劑,經過灌裝加工,冒充134a汽車空調制冷劑。打著“環保雪種”、“環保冷媒”的旗號,賣到北京、杭州、廣州等地的汽配市場。這種假冒134a制冷劑每罐以十元錢左右的價格進行批發銷售,最后流入一些汽車維修店,按幾十元一罐的零售價賣給車主使用。
整個調查期間,央視記者從北京、杭州、廣州三地的汽配市場隨機購買134a制冷劑樣品共計60個,經過檢測,只有車仆、巨化、東風悅達起亞、冰純巨化原料、金冷媒5個樣品合格,屬于純正的134a。其余55個樣品全部不合格,涉及大榕樹、雙企、華企、冰企、利企、綠冷、涼霸、冷保王、新紀元等幾十個品牌,總體合格率不到10%,這些產品標稱134a,里面灌裝的卻是R12、R22、一氯甲烷等其它物質。
專家不合格冷媒可致空調漏氣
央視記者發現,一罐250克的R134a的制冷劑成本就近20元,而現在市面上售價竟可低至10元。
記者了解到,國家環保總局早有文件明確,2002年后生產的汽車中空調用冷媒只能使用R134a,R12已屬于國際和國家禁止使用的冷媒物質,一氯甲烷的添加則完全屬于違法行為。
安萊(北京)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闞有波指出,2002年后生產的汽車,空調系統是專為134a所設計,如果加入R12、R22等其它非134a制冷劑,短時間內可以制冷,但長期使用,輕則會產生泄漏,重則對整個汽車空調系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害,例如導致空調壓縮機的拉傷,至少要更換一個壓縮機,嚴重的話整套系統都要更換,便宜的可能幾千塊錢,貴的可能要兩三萬元。
走訪地上網上假貨仍天馬行空
記者昨日走訪了廣州市內多家汽車保養店,多數所賣的是金冷梅、車仆等正規產品,但也不乏不合格制冷劑產品。
在海珠區江燕路一家名為“好運來”的汽車保養店,店員極力向記者推銷該店僅有的一款售價40元/支的“雪企”牌汽車制冷劑,店員稱該品牌是真正的純R134a制冷劑,“如果沒有泄漏,起碼可以用幾年”。記者看到,該制冷劑瓶身上用大號字體標出“R134a”字樣,還寫著“環保無害”等信息,生產企業為“廣州市日田化工有限公司”。然而,“雪企”牌汽車制冷劑不僅在本次央視曝光之列,而且早在今年《中國消費者報》的“3·15汽車年度報告”中被確證為假冒R134a產品,所含成分全為R12。
涼霸、華企等多個央視曝光的廣州不合格制冷劑產品在淘寶網店亦有出售,價格僅6到20元不等。這些網店所售的制冷劑均明確標示所含成分為R134a,但有店主卻毫不避諱自己出售的產品為假貨。一家名為“廣州利源制冷”的網店店主就大方承認,其出售的“華企牌”汽車制冷劑使用的是“替代品”。
質監已列為重點整治問題
昨日廣州質監局質量處處長戴昆峰接受采訪時表示,廣州已經將汽車制冷劑列為區域問題重點整治,6月份現場執法抽查了20批次產品,經檢測7個批次不合格。這個行業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低,只要市場需求存在,企業就鋌而走險以次充好。
戴昆峰表示,央視曝光后,廣州市質監部門馬上行動,再次對汽車空調制冷劑生產企業集中地增城的相關企業進行檢查。近期質監部門還抽查了近40個批次標稱是廣州市企業生產的制冷劑產品,目前檢測結果還在匯總中。
南方日報記者 胡良光
實習生 萬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