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調控的持續,北京房地產市場上住宅價格正在呈現出回落的勢頭,然而與房價回落相映成趣的則是房地產項目車位價格的持續上漲,其中豪宅項目的車位價格更是一再飆升。有跡象表明,近期因車位價格高企而引起的業主與開發商的糾紛正在呈上升趨勢,豪宅天價車位的話題正在持續發酵。
高端樓盤
車位價高企引糾紛
近日,朝陽區紅領巾橋某高端樓盤在車位銷售時遇到了麻煩,一些業主對開發商開出的36萬元的天價車位提出了強烈的質疑,提出開發商不能單方面定價,應同業主協商定價。
據業主反映,附近知名樓盤泛海國際每車位售價為18萬-22萬元,國風上觀車位更是僅為14萬元。此外,該樓盤的車位月租金為1200元加上150元的管理費,與附近的星河灣豪宅公寓車位月租金600元相比也是高得離譜。
對此該樓盤開發商相關負責人則認為,“公司出售車位行為完全是在政府的法律法規范圍內,經過政府相關部門的批準進行的,定價及發售手續完全合法合理,部分業主的訴求缺乏合理性”。據了解,該開發商表示將在車位發售時為業主提供一定程度的優惠,為業主預留一定的升值空間。
然而部分業主提出反駁表示,根據北京市發改委2011年5月6日發布的《關于本市停車位收費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停車人與停車管理企業協商達成一致前,保持收費水平穩定,企業不得擅自提高收費標準”。
有業內人士分析,就以往的案例分析,業主與開發商商定車位租金并不少見,但雙方成功商定車位售價的案例卻罕有耳聞。就本案來分析,業主與開發商協商調整租金價格更為現實,而售價也許用市場手段調節更符合實際。
據悉,該樓盤開發商與業主代表進行了協商,但雙方尚未能達成一致。
太陽公元
車位價猛漲遭質疑
事實上,因車位引發業主糾紛甚至維權的并非個案。記者了解到,位于望京區域的太陽公元項目其車位2010年售價為18萬元,目前其在售的二組團車位銷售價格已達35萬元。據業主反映,太陽公園車位的使用面積在12-15平方米左右,但開發商出售車位標注的建筑面積是30-34平方米,公攤面積平均每個車位是22平方米左右,如此大的公攤面積,價格漲價幅度又如此之大讓眾多業主無法接受。同時,開發商表示車位以售為主,將有部分車位用于出租,但目前尚未有車位出租,也引起了眾多業主的不滿。
近來,由高價車位所引發的爭議以及業主維權事件正在呈上升的趨勢。爭議主要圍繞在售價和租金兩個方面。對于企業而言,出租車位資金回籠緩慢,與其追求快速回籠資金相比毫無優勢可言。同時,車位價格的持續攀升,更為開發商帶來相當可觀的利潤。
有關人士指出,開發商追求利潤無可厚非,但應制定合理的價格,否則一味追求高價只能引來非議。同時不應忽略一些業主租用車位的差異化需求,在租售比例上應日趨優化。畢竟企業與業主和諧的關系也將為樓盤品質以及品牌價值加分增值。
豪宅車位
價格堪抵一套住房
事實上,近年來北京樓盤的車位價不斷上漲已經不是新鮮事,豪宅車位更是一路飆升。
據初步統計,車位價格超過30萬元的樓盤已近50家。而超過50萬元的樓盤也不罕見。有關機構統計,2011年底,售價排名前5位的項目分別為:霞公府、西單上國闕、昆侖公寓、釣魚臺七號院、首創禧瑞都。其中,售價最高的霞公府車位已達80萬元。
分析指出,豪宅車位價高企,一方面受北京核心區停車費上漲的影響,另一方面,單價在5萬元以上的高端項目,車位價格除了要和項目售價匹配之外,車位配比和租售比都會影響到其售價。
有業內人士分析,車位純粹就是地下空間的使用,幾十萬元一個車位的收費完全是暴利。也有人認為,豪宅的停車位與豪宅一樣,就是在賣“價值感”,不能以成本和價格的對比來判斷其是否合理。
某法律界人士告誡,雖然開發企業有一定范圍的定價權,但也應關注“業主的需要”,考慮到業主的承受能力。無論如何因為車位價格而引發開發商與業主的對立,都是各方不愿看到的。商報記者 董家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