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市和股市雙雙低迷的情勢之下,一些上市車企開始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
9月14日,江淮汽車公告稱,基于目前公司股價幾近破凈、擬在未來一年內以3億元回購公司股票,由此打響了A股車企回購頭槍。這家自主品牌車企今年來業績、股價均表現不佳,最終選擇在二級市場采取防御措施。
基本面境況稍好的廣汽集團同日宣布,大股東廣汽工業集團將在A+H股增持公司股票,此前廣汽工業已在今年3月、6月曾對上市公司有過增持記錄。處于產品更新換代期間的廣汽集團今年來經營表現亦差強人意,近日更是受到保釣事件影響,銷量與股價仍在下挫。
此前,包括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微博)也有通過回購或增持資本市場股票,以改善股價長期萎靡的境遇。行業分析人士認為,由于進入下半年后,上市車企紛紛采取促銷手段回籠現金,現金好轉趨勢強于業績,如果股價持續走低,或有更多的車企步入回購或增持行列。
回購頭槍
9月14日,江淮汽車公司公告稱擬以不超過每股5.20元的價格,采取上交所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在未來12個月內回購公司股份并注銷;本次回購總額不超過3億元,預計可回購5769.2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48%;預計回購完成后,公司控股股東江淮汽車集團持股比例將由34.76%上升到36.38%。該回購方案已獲董事會批準,有待10月12日股東大會審議。
“從產業資本的角度來考慮,現在價格確實比較低了。”江淮汽車董秘馮梁森表示,無論市盈率還是市凈率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為增強投資者信心、保護廣大股東利益,遂生回購計劃。
今年5月,江淮汽車曾因股價過低撤回定增融資計劃,之后股價繼續下跌,進一步逼近每股凈資產4.53元,很有可能淪為又一只“破凈”A股。此間推出回購方案,回購價格較最新股價溢價,托價意圖明顯。
江淮股價今年春節后的長期低迷,除二級市場因素外,與其自身經營狀況亦密不可分。
今年上半年江汽共銷售整車及底盤22.6萬輛,同比下降15.69%,業績支柱瑞風MPV實現銷售2.68萬輛,同比下降20.29%,遠遜于MPV4.4%的行業平均增速,市場份額已經下滑至8.73%。“老瑞風車型老化,競爭力迅速減弱,瑞風II在細分領域未能表現出足夠強的競爭力,短期仍無法彌補老瑞風丟失的市場份額。”湘財證券研究員欒釗說。
近兩年,中低端自主品牌成為乘用車市場重災區,江淮主力產品集中于此區間,在景氣周期下降時,產品同質化導致其落入價格戰,降價和營銷費用增長無可避免。此前江淮在景氣高峰時銷售網絡迅速擴張,目前處于對經銷商補貼的狀態。該公司中報應收賬款占營收比大幅上升至0.22%,銷售費用率也上升至5.77%。
較為正面的消息是,江淮毛利率連續兩個季度回升,一些市場人士將之歸因于原材料成本的下降。
湘財證券分析師欒釗認為,江淮仍將面臨諸多困難,以目前的產品線,很難擴大市場份額。在原有主要業績來源瑞風銷量下滑,轎車產品競爭力不強,巴西出口市場熄火的情況下,需要尋找新的海外市場或者通過合資重組等外延方式尋求突破。下半年在低基數因素和行業景氣度回升的影響下,公司業績降幅將收窄。
從賬面上看,江淮汽車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44.18億元,凈利潤3.19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1.49億元,期末賬面貨幣資金為39.86億元,3億元現金回購計劃尚在其可承受范圍之內。
回購雖屬無奈之舉,但因回購將注銷股本,從而提升江淮汽車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凈資產等指標,使中小股東受益。該消息公布次日,江淮股價應聲上漲一度飆至4.99元,9月19日收于4.88元,較公告前日收盤價漲6%。
典型困局
如果說江淮作為自主品牌,在資本市場上的動作并不具典型性,那么老牌合資廠商廣汽集團的頻頻增持,則更顯上市車企面臨的困局。
9月14日,廣汽集團亦發布大股東增持的公告,稱9月13日收到控股股東廣州汽車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通知,后者繼3月首次增持公司股份計6210萬A股后,繼續增持,截至9月13日,已累計增持廣汽集團A股股份6436萬股,約占總股本的1%。
此前在H股市場上,廣汽工業亦通過類似手法增持廣汽集團股份3798.4萬股,并計劃在12月31日前繼續增持廣汽集團A股和H股,兩者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5%。
相比而言,廣汽集團基本面和預期似乎稍好,但受多重環境影響,其今年的市場表現難言出色。
廣汽集團擁有豐田、本田、三菱和菲亞特的合資公司,控股比例均為50:50,同時擁有自主品牌廣汽傳祺。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微博)是公司當前最主要的利潤來源,去年兩者合計貢獻凈利潤的94%。
對廣汽本田而言,旗艦車型雅閣是其主要利潤來源,但雅閣產品周期即將面臨結束,銷量逐步下滑。基于銷量下滑、車型降價和成本上升等因素,瑞銀預計今年廣本凈利潤同比下滑15%。
廣汽豐田于去年年底推出的第7代凱美瑞,可能會拉高該板塊的凈利潤。而自主品牌廣汽傳祺較低銷量和持續研發投入,以及與三菱、菲亞特新合資的公司,被認為在未來一兩年內難以貢獻業績。
“目前廣汽狀況和股價低迷,一是整體車市在低谷期,二是日系兩大合資品牌都處在更新換代的末期。”湘財證券分析師欒釗認為,廣汽未來業績預期是向好的,原有的兩大日系股東對中國市場有了更明確的規劃,將改變過去策略加大投入。新的合資公司亦會在未來帶來業績增長點。
“廣汽表外狀況雖然不算好,但也不太差。在車企中有一定的典型性。并且他們H股一直有回購的計劃,具體回購的時點,可能還要看行業和資本市場的狀況。”民族證券汽車首席分析師曹鶴說。
市場低迷同樣波及到汽車零部件產業。寧波華翔在今年2月初也公告了其股票回購計劃,其原因也是基于公司股價和市盈率過低。
回購潮或至
以上數例,可能只是個開始。
雖然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以及相關鼓勵政策的推出,汽車類公司估值多處于回調通道,但本報統計,目前國內絕大多數整車上市企業市凈率均低于2倍,僅A股市場股價接近破凈的就有上汽集團、一汽轎車、中國重汽數家,而東風汽車、海馬汽車(000572.SZ)都已破凈。
今年8月,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對于破凈股,證監會支持鼓勵上市公司回購自己公司股票,也支持大股東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有條件的公司從保護股東利益的角度出發,也有義務回購股票。
盡管近期國家發改委推出“一萬億穩增長”和美國公開市場再次祭出“量化寬松”大旗,A股市場人士仍然在為能否跌破2000點設下賭局。資深分析師曹鶴認為,年底前資本市場可能還會遭遇負面消息的影響,屆時更多的車企出于市值管理等考慮,可能會采取增持或回購行為。
“具體一方面要看股價的訴求強不強,二要看公司的現金流狀況。”湘財證券欒釗認為,從目前行業情況看,由于市場低迷,很多廠商促銷戰略使得其現金流好轉要強于業績好轉。
東風汽車中報顯示,其賬面資金為22億元,海馬汽車中報現金為35億元,似乎均擁有回購股份的實力。但兩家公司均曾表示,未來是否回購,還要看公司投資的資金需求后才能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