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投資和出口下降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長下滑至7.9%,汽車行業僅增長2.6%。在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時期,如何拉動內需,穩增長,保發展,成為擺在全行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9月25日,北京現代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成立開業,北汽集團與現代汽車集團正式開始在汽車金融上尋求突破點。
北京現代汽車金融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人民幣,分別由韓國現代金融株式會社、北京汽車投資有限公司和韓國現代自動車株式會社三方共同出資。據悉,公司是繼北京現代整車項目之后,北汽集團與現代集團最大的合資項目。
公司于2012年6月8日獲得中國銀監會開業批準,6月底完成工商登記注冊手續,8月份開始在北京地區試營業。目前,業務覆蓋范圍已經擴大至河北、河南、四川、福建、江蘇、遼寧、吉林等省份的重點城市,預計年底前將覆蓋全國33個主要城市。截止到2013年基本實現大陸地區全覆蓋。
公開資料顯示,現代·起亞品牌汽車到2013年的目標是:在華實現銷售150萬輛。
左起: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孝欽、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和誼、韓國現代金融株式會社社長丁太暎
拉動內需 汽車金融公司應運而生
“汽車金融公司的出現在鼓勵居民消費意愿方面解決了如何拉動內需的難題。”在談到成立金融公司的初衷時徐和誼說。
來自國家信息中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工業增速放緩趨勢明顯,7月份工業同比增長僅9.2%,環比6月份又下降了0.3個百分點。“為了保持經濟平穩增長,目前國家采取了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信息中心范劍平主任說,”從前幾個的貨幣供應量增速來看,廣義貨幣增速M2大大超出狹義貨幣供應量M1的增速,這就代表了央行雖然放出了大量的資金,M2的增速很高,但貨幣流動性始終只停留在金融體系內部,而無法進入到實體經濟中去。“
“在當前經濟增長總體趨緩的形勢下,汽車金融公司的成立是我們響應國家“穩中求進、好中求快”的戰略部署,拉動內需,帶動居民消費;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創新增長手段,由傳統的工業制造企業,向高端金融服務領域邁進;和鼓勵多元資本進入金融領域,探索多種所有制經濟,大力發展消費金融,支持中小企業經銷商融資的具體實踐和有益嘗試。“徐和誼說,“汽車金融貸款所帶來的新增銷售絕大部分來自于增量客戶,對于擴大行業總體銷售規模,拉動經濟總量增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完善產業鏈布局 搶占金融制高點
汽車行業是典型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只有具備了相當的經濟規模,才能產生明顯的經濟效益。這既取決于產能規模,也取決于市場需求的規模。汽車金融在拉動消費需求方面的巨大優勢令各大汽車廠家紛紛搶占這一市場。
數據顯示,在汽車信貸發達的美國市場,貸款購車的比例超過80%;在歐洲,貸款滲透率超過50%,而國內這一比例尚不足15%,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由汽車生產銷售,售后服務,金融服務和二手車構成的產業價值鏈當中,汽車金融服務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當前競爭日趨激烈、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的市場環境下,由傳統的汽車制造企業向高端金融服務領域邁進,變單一經濟增長方式為全價值鏈復合增長,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徐和誼說。
“從2000年到去年上半年以來,中國汽車行業經歷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過程,年均增長超過20%,最高時增長率超過40%;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由于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汽車行業發展的自身規律,我們判斷汽車行業進入到調整期。”徐和誼說,“過去市場高增長時,所有汽車廠商都同步增長;而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時期后,這種增長將變得不均衡,一部分企業繼續高速增長,而另外一些則增長緩慢,甚至出現負增長。”
今年1-7月汽車市場的銷售情況印證了徐和誼的看法。根據汽車行業流通協會提供的數字,上半年乘用車增速回落至10%左右,商用車市場出現了負增長;合資企業乘用車繼續快速增長,市場占有率不斷擴大,自主品牌銷量則大幅下滑。徐和誼說:“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爭奪的是存量市場,發展汽車金融是我們搶占市場份額,同時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的有效途徑。”
依托整車生產企業 創新金融業務模式、產品和服務
“汽車金融公司的比較優勢來自于業務模式、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北京現代汽車金融公司董事長周焰明說,“和銀行相比,汽車金融公司最大的競爭優勢來自于與整車生產廠家的密切聯系。”
由于天生的股權血緣關系,汽車金融公司的與整車廠形成了利益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促進整車廠的生產和銷售是汽車金融公司的首要任務。這是汽車金融公司與銀行最大的區別,在宏觀經濟出現滑坡的時候尤其如此。”周焰明說,“汽車行業是一個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非常大的行業,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需求和生產受到抑制,銀行出于自身風險因素的考慮,完全可能收縮在這一領域的貸款規模,這一點在2004年時已經得到印證:由于汽車大幅降價,造成了銀行不良貸款率的升高,這直接導致了當年銀行從汽車金融領域的全面退出。”
“而汽車金融公司則能夠在困難時期與整車廠協同作戰,推出一系列的金融促銷產品,幫助廠家度過難關。”周焰明說。
“與整車廠密切的聯系不僅僅體現在共同利益方面,這種聯系在實際經營工作中也為金融業務模式的創新帶來了可能。”北京現代汽車金融公司副總經理陳金亮說,“汽車金融公司的運營系統實現了與整車廠生產銷售系統的無縫對接,可以實時查詢貸款車輛的在途運輸狀態、庫存周期與銷售情況,這就為我們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手工成本。”
“另一方面,同一家4S店既在汽車金融公司申請做經銷商批發車輛貸款,又做消費者購車貸款,我們的系統可以實現還舊貸新的自動沖抵,減少了大量的中間環節,降低了廠家和經銷商的財務成本,這是銀行系統做不到的。”陳金亮說。
和銀行相比,汽車金融公司的創新還體現在產品與服務方面。記者了解到在北京現代汽車金融公司已經推出的產品中,除了標準信貸產品外,還推出了“50:50貸“(購車首付50%車款,一年內無需支付任何本息,次年支付50%尾款。該產品適于很多種客戶類型,例如:有周期性大額收入(年度獎金)或者有短期的資金投資計劃的人群。)等靈活貸款產品,以及覆蓋不同貸款期間和還款利息的多種產品組合。
其次,服務創新源自于專業化的經營管理,“依托于韓國現代金融多年的成功經驗,和貫徹始終的審慎經營理念,汽車金融公司開發了本地化的風險評估模型,,催收系統,保證了我們可以具備更快捷的貸款審批速度、實現更廣泛的客戶受理范圍”北京現代汽車金融公司銷售總監葉林說,“我們銷售策略是:戰線前移。通過系統的培訓,讓每一個特約店都有一個專業的金融顧問,協助客戶申請貸款、解答問題、準備材料,甚至是辦理抵押登記,提供全方位最優質的服務。這也是銀行無法做到的。”
談及金融產品與服務的創新,周焰明董事長為我們打開了全新的視角。“汽車消費涉及的金融服務多種多樣,除了購車貸款外,還包括汽車消費過程中的金融服務。在韓國,現代金融可以獨立發行信用卡,消費者在保險、燃油、維修、自駕游、汽車租賃、二手車置換等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多的消費便利和低利率透支。事實上,購車行為是一次性行為,但汽車消費則屬于經常性行為,汽車金融公司將這些服務延伸到汽車消費的各個領域,既增加了金融服務的收益,又有利于經常監控客戶風險。相比較而言,銀行的服務則比較單一,無法實現購車與消費貸款的聯動。”
“未來我們還會進一步加強與整車廠的合作,借助整車廠強大的現金流解決汽車金融公司資金規模小,融資渠道狹窄的問題。”周焰明董事長說。
透過上述種種記者發現,北京現代汽車金融公司的成立與今年2月中國銀監會創新監管工作會議的精神不謀而合。工作會上尚福林主席指出:金融創新要更加注重滿足實體經濟需求,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導向,將金融資源投放到實體經濟最需要的,綜合效益最優、商業可持續的領域;建立科學的業務創新激勵和約束機制。北京現代汽車金融有限公司的成立正可謂破解迷局的一招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