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媒體The Truth about Cars(TTAC)消息,TTAC此前曾多次評論美國汽車制造商對中國的依賴度增加,而現在更是有一種論斷稱,通用公司對于中國的依賴程度比對于美國本土還要大。
經濟學家謝國忠(Andy Xie)在《市場觀察》上評論: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奧巴馬政府聲稱要通過信貸拯救通用,但事實卻是中國救了通用。2011年通用在中國市場高價售出250萬輛汽車。過去5年通用中國市場盈利占公司利潤總額的比率超過100%,也就是說,通用在其他市場是虧損的。
有人對這個數字表示質疑,但事實就是事實。通用與中國合資車企的汽車銷量要遠遠大于其美國銷量;通用還將其印度業務的一半轉讓給上汽集團。在通用最不景氣的時期,上汽集團為通用擔保簽署了一項貸款使其渡過難關。
中國汽車產能過剩問題比歐洲更嚴重,汽車行業咨詢公司Alix Partners研究報告,中國汽車行業總體產能利用率為67.3%,汽車行業中任何指標低于80%都是不好的事情。各種因素導致的價格折扣可能影響整個汽車行業的價格結構,這影響到國際原始設備制造商和國內公司。
一些中國汽車行業高管在成都召開的《全球汽車論壇》上的評論更是消極,中國汽車行業將通過低價出口來尋找出路,中國政府采取降低人民幣匯率的扶助政策,2012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步上升已經停止。
通用因此受到的影響將包括如下方面:在華銷量下降;利潤空間縮小;兌美元交易盈利縮水;其它市場競爭和價格壓力增加。
嚴重依賴中國的大眾汽車也會有相同遭遇,而豐田2011年中國汽車銷量僅為88.3萬,受影響程度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