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府牽線的東風汽車集團與福建汽車集團(以下簡稱福汽)“聯姻”,原定于9月17日正式簽約,卻在前一天臨時“暫緩”。
坊間傳言,阻礙這場聯姻的,正是福汽多年來的外方合資伙伴三菱汽車。正如三年前一樣,廣汽在重組湖南長豐汽車的過程中,也因為長豐汽車的外方股東三菱汽車態度不明確而一度拖延。“并非事實。三菱汽車對于基于中國政府的基本方針及產業政策而進行的汽車產業界重組整合表示尊重!9月27日,三菱汽車北京事務所發給本報的經日本總部確認過的采訪答復中對“由于三菱不同意,東風重組福汽暫!钡恼f法進行了反駁,但其也再度強調了自己在東南汽車發展上的立場:“三菱在東南汽車的出資比例不會有任何變化,并將與東南汽車的其他股東一同攜手合作謀求東南汽車的發展!
如此堅定的表態,讓本來就面臨地方政府、企業多方利益博弈中的東風與福汽重組案,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停在臨門一腳
去年6月,業界傳出東風與福汽接洽、意欲重組福汽的消息。東風汽車集團董事長徐平隨后對此消息的回應耐人尋味——“目前沒有,未來也許有,由于發展的需要,東風需要重組”。
今年7月,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徐平、東風汽車公司總經理朱福壽、東風汽車公司副總經理周文杰等人與福建省省長一行在武漢進行會談,達成合作初步意向。8月,東風汽車代表團對福汽集團整體業務發展及財務狀況進行考察,并形成合作備忘錄。雙方隨后進行了關于福建省政府與東風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的會談。
此次會談后,東風汽車集團與福建省政府達成初步意向,獲得重組福汽的優先權。這被視為東風重組福汽的積極訊號。
9月17日,原本是東風重組福汽正式簽約的日子。但就在前一天,當事雙方卻發出了“暫緩簽約”的通知。
這樁籌謀了一年多、受到福建當地政府高度重視的聯姻,為何卻在最后簽約的“臨門一腳”停下來?對此,東風與福汽方面都沒有做出明確解釋。
東風集團內部人士在電話中確認,與福汽的重組談判的確已到關鍵階段,“重組基本框架已定,離正式簽約不遠”,但對于關鍵節點暫停的原因卻表示“不清楚”。
福汽方面卻把矛頭指向多年的合資伙伴三菱汽車。福汽內部人士私下透露,“三菱汽車方面對于福汽與東風雙方擬定的重組東南汽車的方案不滿意”。
據了解,東風與福汽此次簽約的內容主要鎖定兩方面:一是重組的對象主要是福汽旗下的東南汽車等乘用車業務板塊,而福汽旗下的福建戴姆勒、新龍馬汽車等商用車業務板塊則不在此次重組范圍內;其次,重組后東南汽車董事長由福汽方面派出,但總經理則由東風方面擔任,此外,東風方面還將派出30余人至東南汽車的關鍵管理崗位。
在目前的東南汽車股東結構中,福汽、三菱與臺灣中華分別占股50%、25%和25%。多年來,三菱汽車方面對于東南汽車主要是技術與車型支持,具體運營管理涉足不多,主要由臺灣中華與福汽兩方股東負責。
顯然,由于東南汽車多年發展沒有起色,當初對三菱汽車抱有很高期望的福汽方面已經心灰意冷,三菱汽車方面則對于多年的合資伙伴福汽拋開自己“另覓高枝”不滿。
另一方面,出于擴充“大自主”隊伍、重點擴充自主品牌轎車目的而重組東南汽車的東風汽車,在與福汽商談東南汽車重組后的發展路線時,也不會考慮太多三菱這個外方股東的利益。事實上,對于想把東南汽車收入“大自主”棋盤的東風汽車而言,東南汽車股東太多并不利于整合,就重組有福汽、三菱、臺灣中華三個股東的東南汽車而言,理想方案莫過于重組后,股東有進有退。甚至外方退出,讓東南汽車變為純中資企業,對于東風的“大自主”反而更有利。
三菱拒絕退出
在廣汽重組湖南長豐的過程中,三菱汽車從長豐退出轉而與廣汽合資,實現了擁有在華股比對等合資公司的多年夙愿。由于三菱與福汽合資的東南汽車多年發展不理想,外界普遍認為三菱在擁有廣汽三菱這樣一個更為理想的合資公司后,退出東南汽車是遲早的事,但迄今為止,三菱汽車從未有要從東南退出的意思。
而對于“三菱攪局導致東風與福汽簽約最終擱淺”的說法,三菱方面也不認同,在給本報的書面回復中,三菱方面對此明確否認。
三菱汽車方面表示:“三菱與東南汽車的合作關系同以往一樣,不會有任何改變,出資比例也不會有任何變化!
資料顯示,東南汽車1995年成立,由福建汽車集團與臺灣最大的汽車企業裕隆集團所屬中華汽車公司共同組建,雙方各持股50%。2006年,急于尋找中國合資伙伴的三菱汽車,經過臺灣中華牽線(三菱持有臺灣中華19%的股份,)成為東南汽車第二大股東。
福汽與臺灣中華方面希望能夠借助三菱汽車的技術優勢,加快東南汽車的發展;三菱方面則希望借助合資公司,在高速發展的中國汽車市場獲得一席之地。
但現實并不如人意。2003年銷量就已沖到8萬多輛的東南汽車,到2011年的銷量依然徘徊在10萬輛左右。而之前起點差不多的車企,年銷量都已突破40萬~50萬輛。中國汽車的銷量也由2003年400萬輛,到2010年突破1800萬輛大關,發展緩慢的東南汽車已經成為中國汽車市場最邊緣的一批企業。
東南汽車多年發展不理想,業界認為與三菱投入及支持力度不夠有關。合資當初,東南汽車負責人曾表示,今后每年都將有2款懸掛三菱標識的車型推向市場。但事實是,迄今東南僅從三菱方面引入藍瑟、戈藍、翼神三款車型,而且銷量均未達預期。東南汽車也曾嘗試分別設立三菱品牌與東南品牌事業部,將東南自主車型與三菱品牌車型分別獨立運作,但收效不大。
對于東南汽車為何多年發展不理想,三菱方面沒有直接回應,僅強調:“三菱汽車將繼續為在東南汽車持股比(25%)所擔負的職責發揮出最大作用而不懈努力,合作伙伴公司的發展及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與三菱汽車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