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一項名為“年內或按排量征收"汽車排污費" 你怎么看?”的網絡調查顯示,有76.7%的人認為此舉“涉嫌重收費不合理”,10%的人認為“應制定公平收費標準”,8.3%的網友持保留意見,只有5%網友同意“有效降低尾氣污染”。
一位名為“北京電臺孫暢”的網友在微博中表示,“減少排放恐怕無人反對,但治理的方式是否只有收費這一條路可走?用價格杠桿到底要治污染還是治擁堵?排污費,它啥標準?啥細則?誰監管?用在哪?”
網友“蔡勝的微博”認為,“誰污染誰掏錢。這道理同樣適用于汽車排污費的征收。但應該跟燃油的多少結合起來,做到多燒油多交排污費,少燒油少交排污費”。
“政府擬征汽車排污費”同樣受到了不少專家的集體詬病。
財經評論人余豐慧認為開征汽車排污費應該慎之又慎,中國車主如今負擔在一輛汽車上的各種稅費、強制保險、商業保險以及各類罰款名目繁多,再加上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人們年度月度經濟負擔已不輕,在這種情況下,豈能以增加排污費為名繼續增加收費項目?
另外,如果通過提高稅費從銷售上過度限制汽車行業發展,必將最終影響到經濟發展,這與應對經濟下行穩增長背道而馳,再者可能造成我國汽車產能的嚴重過剩浪費。
國內資深財經評論員馬紅漫認為,中國家庭汽車購買和使用成本偏高,占家庭年收入40%以上,遠超發達國家。中國城市擁堵問題的核心原因在于公共交通不發達、城市中心經濟區規劃不合理,這兩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即使增加稅費也難以起到實際治堵效果。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認為,汽車排污按照排量征收,存在較大爭議,每個人車輛的使用時間和路程都不同,所以對城市擁堵和大氣污染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按 排量征收好比一刀切,每個人都要支付同樣費用,有失公允。他建議將汽車排污費納入油費中,根據加油次數和頻率收取相應的費用。
一位資深汽車媒體人指出,若真要推行征收排污費新政,首先必須邁過“民意關”,至少應就收費標準及資金用途兩個焦點問題,廣泛征求意見,并在征收和使用過程中公開透明,全程接受監督。
在余豐慧看來,治理汽車排污污染應該采取稅費鼓勵性措施,對于購買小排量汽車者給予減稅降費甚至免稅免費政策,以鼓勵百姓購買節能環保汽車、小排量汽車,而不是動輒就在增加稅費上動腦筋,動輒采取懲罰性稅費措施。這種思維定勢對目前中國經濟發展、民生狀況都是有害無利的。
網友留言:
風輕云淡花兒紅:京深都要施行了,別的城市還遠嗎?什么措施不都是試點再推廣啊
趙y學m帥:如果僅對市區機動車輛征稅緩解交通擁堵也不失為一個好政策。
ueberich :反對一切形式以“經濟杠桿”為理由的亂收費!
Jtt_lx:能做決定的都不用花自己的錢!老百姓生活在北京太不容易啦!別總想收錢啊
花鳥美色音:呼吸排出二氧化碳,是不是也要收費?
杰克七世:據說高層一直在考慮按照責任負擔原則開征房產稅、汽車排污費、擁堵費,我建議對官員開征反腐稅、預防腐敗稅、審計稅、監察稅和監獄建設費。這些資金缺口讓其他納稅人來負擔是不合理的。
不敢山寨:應該放在油價里,誰開車多加油多,誰就多交錢。另外一個問題是,這些錢收了之后怎么用?這個必須公開。地方政府更應該公開開支項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