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德國媒體報道,大多數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的衡量都依靠NCAP,而廠商也是按照這個標準來確定所產新車的安全性。不過由于NCAP測試時所模擬的狀況是兩輛相同重量的車進行碰撞時的結果,ADAC(全德汽車俱樂部)認為這個情況不符合實際,車禍一般都是重量不一的兩輛車撞在一起。
此前,ADAC用獲得歐洲安全五星(E-NCAP)標準的菲亞特500與只獲四星標準的奧迪Q7進行碰撞測試。兩車以56千米/小時的相對速度進行正面碰撞,小型車菲亞特500對駕乘者的傷害程度非常令人擔心:菲亞特500的正面氣囊和側面氣囊雖然都被成功準確的引爆,但駕駛員的頭部并沒有如預期的那樣受到保護,而是撞在A柱上受到巨大傷害,脖子、腿和骨盆也受傷不輕,汽車的A柱也變形,車門也不能正常開啟。相對于菲亞特500的慘狀,奧迪Q7則好很多,車內駕乘者的受傷程度都比較低。 這證明小型車與大型車相撞時處于劣勢并不是人們的偏見。
既然小型車與在發生碰撞時吃虧,那么哪種小型車在于大車碰撞時相對安全一點呢?
ADAC開展了一項“兼容性測試”,以分析車小車與大車相撞的結果。測試中,ADAC用smartfortwo、菲亞特500、雷諾Twingo和起亞Picanto分別模擬與一輛重約1.4噸的中型車進行碰撞。測試的結果顯示,小型車在碰撞測試中往往無法保證胸腔的安全,有四款車型駕乘人員受到的擠壓傷害要遠遠高于E-NCAP正面碰撞的標準值,被測車輛腿部空間受到的沖擊力都會對駕駛者腿部造成嚴重傷害。原因在于瞬間潰縮區無法很好的吸能,產生的沖撞力無法傳導到適當的位置。不過相對而言SmartFortwo表現更出色,盡管它是測試中最小也是最輕的車型,由于優化的緩沖空間設計,發動機與后輪軸都可以用來吸收沖擊力。此外,這款車標配EPS、ABS、BAS等安全系統對保證車內人員安全也有一定幫助。
不過,有德國網友在后面留言質疑這個測試的必要性,表示“誰都知道小車比大車更不安全,要有足夠的錢,大家都愿意買大車”。
編輯點評:看來汽車廠商需要進一步優化車身結構,無論大型車還是小型車,車頭的設計必須能夠將沖擊力平均分布到整個水平方向上,這樣才能最大化地利用緩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