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10余年高速增長,我國汽車產銷量已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12日在武漢舉辦的中國中部汽車論壇上,相關專家指出,我國汽車產業還存在“弱散廢慢低”五大問題,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現象仍然較為突出。
據了解,21世紀以來,我國汽車產業進入迅猛發展期,汽車產銷量年均增長超過20%。2011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達到1840萬輛,占到全球汽車產量的23%。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說,雖然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有很大提高,但影響產業健康發展的各類矛盾和問題仍不容忽視,具體表現在“弱散廢慢低”五大方面。
“弱”是汽車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不快,自主品牌市場競爭力不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與跨國公司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散”是零部件配套體系尚未形成規范、開放的市場環境,主要自主品牌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的配套合作有待加強。
“廢”是能源環保問題突出,節能減排壓力日益增大,汽車也成為主要大中城市大氣的主要污染來源;“慢”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亟待大力推進,核心技術尚未完全掌握,關鍵部件和裝備依賴于進口,政策法規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等;“低”是綜合素質和實力亟待提高,自主品牌汽車產品發展滯后,小排量節能型汽車市場占比仍然偏低。
朱宏任認為,我國汽車產業正進入轉型升級的重要階段,產業生產規模雖然已經很大,但隨著城鎮化的推進,汽車消費市場還會向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擴展,汽車需求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增長,汽車行業將從高速增長期轉向穩定發展期,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下一階段汽車產業發展,絕不是產能的擴張和一般消費的滿足,關鍵是提高技術創新能力、調整產品結構、創立和培育自主品牌。”朱宏任表示,我國汽車工業下階段主要政策取向,將以建設汽車強國為目標,加快汽車產業結構調整,促進企業兼并重組,以技術創新為動力,以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為主攻方向,加強關鍵技術研發,迅速提高我國汽車工業設計和制造水平,大力推進節能減排,進一步降低傳統能源汽車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新能源汽車占汽車消費的比重,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