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需求不振,即使車商降價促銷,甚至“賠本賺吆喝”,車市仍不領情,被車商寄予厚望的“金九月”黯然失色。
汽車經銷商面臨的風險不斷上升,資產負債率接近85%警戒水平。專家認為,在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情況下,汽車經銷商特別是非強勢品牌經銷商或將面臨“大洗牌”。
促銷升級
今年以來,我國汽車市場整體低迷。上半年全國各類汽車銷售959.81萬輛,同比增長2.93%。
為提振市場,經銷商下半年推出更大力度優惠促銷活動,利潤空間大幅壓縮,有的甚至賠錢賣車,但市場并未迎來“艷陽天”。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9月全國汽車銷售161.74萬輛,同比下降1.75%。
記者在武漢雄楚大街一家日系品牌的4S店看到,前來購車的顧客寥寥。該店負責人說,九月銷量下降30%左右,過去每天都會賣出兩三臺車,現在每月能賣出四五十輛車就很不錯了。
經營一汽大眾品牌的湖北東富汽車工貿有限公司,其在武漢的4家店9月賣了近900輛汽車,比上月增長15%。銷售總監程希彬說,大眾品牌今年全國銷量仍將增長30%以上,但利潤下降約50%,雖然不至于虧損,但利潤空間基本被榨干了。
由于市場競爭激烈,促銷活動不斷升級,成交價格屢創新低。據程希彬介紹,以前,寶來、邁騰等暢銷車型沒有優惠。但今年初,日韓系汽車頻繁推出優惠促銷活動,東風日產一款標價19.9萬元的車型降了四五萬元,如不降價就賣不動。今年寶來降了8000元,邁騰降了8000至10000元,大大壓縮了利潤空間。
有很多車商干著“賠本賺吆喝”的買賣。他們普遍認為,今年車市是近年來最嚴寒的“冬天”。
武漢康順集團汽車貿易有限公司經營寶馬、保時捷、路虎、進口大眾、雷克薩斯、奔弛商務、斯柯達、廣汽豐田八個品牌。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上半年虧損5000萬元,預計全年將虧損1億元。其中,寶馬品牌虧損5000萬元。由于虧損嚴重,已將其中兩個品牌店關閉。
德勤發布的2012中國汽車經銷商風險狀況調研報告顯示,中國汽車經銷商面臨重大流動性風險,今年6月的資產負債比率已接近85%的警戒水平。48%的受訪經銷商庫存周轉天數超過45至60天。
揮淚甩賣
業內人士透露,經銷商之所以大打“價格戰”,不惜“賠本賺吆喝”,源于市場需求下降、廠家考核壓力、經銷商庫存過大等綜合因素。經銷商虧本也要賣,不賣會賠更多。
據了解,我國汽車市場需求下降有多方面原因。約80%車輛集中在中東部地區,一些大城市的千人保有量已達到或超過130輛。
專家認為,中東部是引領國內汽車市場增長的地區,其繼續增長空間受限。一些地方出臺限購政策,使市場需求進一步下降。
對車商來說,并不是售價比進價高車商就賺錢。武漢康順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車商要支付人員工資、場地租金、資金占用、稅費等成本。目前,公司每銷售一輛寶馬要虧損售價1%至2%。雖然通過售后服務能有所彌補,但整體虧損在所難免。
記者了解到,前些年保時捷某款轎車要年初訂貨年尾提車,現在不僅可以提現車,售價也降了。
武漢一家日系品牌車經銷商稱,他們平均每售一臺車要虧損近萬元。但廠商每年有銷售任務,完不成任務拿不到傭金,虧得更多,F在廠方主動縮減產量,不再向經銷商壓指標,銷量下降,反而虧得少。
業內人士分析,生產廠商為完成年終目標,四季度必將加大沖刺力度。這意味著廠商將向經銷商大批壓庫,一旦成交量跟不上,庫存壓力或許不降反升。
開拓新渠道
業內人士認為,我國汽車已進入“微增長”時代,汽車市場未來10年平均增幅將不會超過10%。汽車經銷商特別是非強勢品牌經銷商“大洗牌”在所難免,車商開拓(營)盈利新渠道迫在眉睫。
記者走訪了一些汽車經銷商,他們普遍認為,汽車銷量下滑可能會持續,車商“洗牌”是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認為,在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背景下,經銷商應在二手車銷售,售后服務等方面下工夫,拓寬營利渠道。我國汽車經銷商和原始設備制造商都應轉變策略,應對市場增長放緩帶來的經營風險。
結合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汽車市場“梯次成熟”的特征,加快市場結構調整,由注重一線市場向注重一線市場與注重二、三線市場并重轉變。應更加重視中西部地區和農村市場,促進銷售資源“西移”“下沉”。經濟型汽車銷售商更應重視向農村布局,培育新的市場空間。
結合我國市場由新型市場向成熟市場過渡的趨勢,創新商業模式,做大“蛋糕”。售后服務、汽車金融與保險和二手車銷售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應大力發展上述服務,并從市場開拓開始就特別注意提高服務品質。
同時,要積極探索優化汽車銷售渠道。探索發展“汽車大賣場”、2S店、甚至1S店,降低銷售成本,建立與經銷商更合理、穩定的盈利結構。
結合未來信息化、數字化趨勢,高度重視數字營銷,積極探索汽車營銷的電子化、信息化手段。應注重發揮電子商務優勢,開拓新營銷模式,通過電子化、信息化營銷減少成本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