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車市經歷了2009年和2010年的高速增長后,由于受國際大形勢,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市場刺激政策退出,合資品牌下探,節能補貼政策加嚴等諸多方面不利因素影響,2012年,對于高位盤整階段的自主品牌而言,這一年究竟是末日的輪回,還是希望的開始?
根據中汽協統計顯示,2012上半年,乘用車產銷759.93萬輛和761.35萬輛,同比增長7.87%和7.08%,整個市場呈現出微增長的態勢,雖然豪華車一路高歌猛進,但自主品牌卻呈現出了另一番景色,自主品牌乘用車銷售315.11萬輛,同比下降0.2%,自主品牌乘用車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比例為41.4%,市場占有率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而且從上半年表現看,自主品牌市場占有率呈明顯逐月下降趨勢,每月情況都低于上年同期。
這些數據清楚的展示了自主品牌產銷疲軟,市占率下降的現狀,但是自主品牌真的無所作為,素手無策嗎?自主車企真的相信“屌絲”的宿命嗎?慧聰研究認為自主品牌沒有信命,反而自主車企一直在忙于調整,忙于創新,忙于突破,忙于改變自己“屌絲”的命運。
第一調整:面對車市的遇冷,自主品牌已經開始意識到品牌建設及渠道規劃的重要性,從奇瑞削減產品項目實施戰略轉型,吉利重組產能整合營銷管理,長城“聚焦戰略”收窄戰線,到長安汽車推遲高端轎車品牌發布、比亞迪調整放慢網絡建設速度狠抓品質等等一系列的調整措施,我們可以看到自主車企所投入的精力和付出的努力,此外,奇瑞、比亞迪、吉利先后進行的渠道變革,將原來的分網渠道整合為統一的銷售渠道,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品牌認知度和渠道管理能力。
第二創新:產品質量的提高是一個品牌創新能力的集中體現,也是品牌提升的必要條件,在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市占率下滑3%的同時,C-NCAP也發布了今年第二批安全碰撞測試車型成績。碰撞測試結果表明,自主品牌車型在安全技術水平和產品開發能力方面已取得長足進步,在綜合評分上已接近甚至優于同期參與測試的合資品牌車型,如吉利全球鷹GX7、傳祺GS5、奇瑞瑞麒G3、眾泰Z300(和風神A60等五款車型,均獲得了五星或以上成績。同期,比亞迪發布了品質建設成果——IQ S10,意味著今年4月1日以后出廠的比亞迪車型,兩年內平均故障均小于1次。這些事實均表明,自主品牌的確在品質和性能上取得了顯著提升,而這些都離不開自主車企不斷努力的創新。
第三突破:對于自主品牌而言,國內面臨車市景氣度下滑以及限購蔓延的雙重壓力,國內營銷影響較大,但自主品牌卻持續發力海外市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出口總量同比增長超過210%,遠遠領先行業平均增速。奇瑞、長城等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場的增長情況也同樣引人注目,奇瑞汽車今年上半年累計出口已經達91605輛,有望提前實現17萬輛的年度出口銷量目標,數據證實,自主品牌正通過新興的海外市場來突破中國國內市場產銷疲軟、市占率下降的瓶頸。
2012,自主品牌無一幸免的遭遇了車市的寒冬,但其并沒有消沉,而正是通過品牌的建設、渠道調整,質量和品質的提升,以及海外市場的持續發力,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自己的不足,從而使得在整體車市微增長的大勢下并沒有“輸”的太多,“輸”的太慘,慧聰研究認為:2012,只是自主品牌銳變的起點,自主車企還有很長一段的艱辛的道路要走,自主車企要從性能、質量、規格,乃至用戶的滿意度等各方面,提高其品牌的產品力、服務水平和售后服務水平,對癥下藥,修煉內功的同時努力迎合消費者需求,走上一條“優生優育”的民族品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