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華晨集團董事長祁玉民更愿意將華晨未來十年比喻成一架飛機。“中華和金杯是飛機最重要的機身,是我們發展自主品牌核心的東西。機身的左翼將是華晨寶馬,右翼是大連專用車產業基地。兩翼的發展將為中華和金杯帶來雄厚的技術和資金支持。”
過去,華晨自主品牌中華轎車項目連年虧損,以至于華晨不得不將其剝離出資本市場。
通過華晨寶馬穩健盈利,給中華和金杯這兩大自主品牌項目以可持續的資金投入,目前中華轎車業務已經逐漸停止虧損。同時,在中華轎車的項目研發、生產管理和品質把控上,華晨正“拜師”寶馬。據了解,寶馬的一個技術與管理團隊,一直在暗中支持中華轎車的發展,另外寶馬已經與華晨達成協議,支持華晨開發新車平臺。
聚合全球資源
“我腦海里一直在夢想一輛汽車,像寶馬的發動機、保時捷的底盤、意大利的內飾和外觀設計。”祁玉民描述他理想中的中華轎車。在他看來,汽車產業已經是完全國際化的產業,整合全球優勢資源已經成為做自主的捷徑。
而這種思路已經在華晨自主研發上得到集中體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細節就是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正在招聘全世界的頂尖汽車人才。今年年初,擁有15年以上設計經驗的原意大利賓尼法利納公司主任設計師迪米特里·維切多米尼加入工程院擔任造型資深技術總監。此外,還包括曾就職于英國MG公司的常濤、在日本有著多年模具開發經驗的川上義紅、來自福特的汽車安全工程師陳可明、來自韓國大宇公司的車身資深技術總監白重絢、楊永鎮等。
據研究院的院長邢如飛介紹,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近幾年工程院每年投入的經費都高達10億元人民幣,可以完成兩百余項大類的實驗,擁有八個獨立試驗室,包括輪胎耦合、電器、發動機、疲勞耐久、環模排放,安全碰撞實驗室也正在建設中。而工程院的總人數在近三年呈現出翻番式增長,6月底已經達到1523人,還不包括華晨在綿陽基地的300人的研發團隊。其中國際知名專家32人,分布在造型、車身、工藝、NVH、動力總成和新能源等各個領域。
截至目前,華晨已經取得已授權專利國內395件、國外103件。
同時,華晨汽車工程研究院正與德國寶馬、保時捷、日本豐田、意大利賓尼法利納、喬治亞羅等國際頂級設計公司進行開放式合作,建立起了整車技術聯盟。
自主組合拳
目前,華晨中華已經將整車和發動機同步研發,實現95%的整車發動機由自己生產和開發。“我們的發動機是渦輪增壓高水平發動機。”祁玉民很自信地說道。此外,華晨在節能與新能源技術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在轎車和面包車的混合動力、純電動的都開發出來了,出租車已經全部市場化了。”據祁玉民介紹,華晨已經通過引進德國技術把1.0升、1.3升、1.5升、2.0升、2.3升發動機研發出來了,“下一步跟寶馬談用寶馬的發動機,一旦這個事做成了,我腦子里的夢想就實現了。”
華晨汽車工程院三年前開始研發的E3發動機平臺,生產的第一款產品便是中華H530和中華V5上搭載的1.5T機型,它采用的是渦輪增壓加VVT,保證中華H530和中華V5也能達到2015年的標準。
中華品牌正在打出一套“組合拳”,力爭把中華品牌打造成以德國技術品質為榜樣的中國自主品牌。其中去年問世的中華H530和中華V5是第一套組合拳,而9月成都車展上推出的中華H230和中華H320則是第二套組合拳。
金杯品牌方面,如何讓這個品牌走得更穩,坐穩“第一”的冠軍交椅,是它所要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從2008年開始,華晨已經悄然開始金杯的轉型升級。就在眾多輕客產品紛紛打起價格戰的時候,金杯海獅突破性的推出了第六代高端產品。隨后的幾年中,金杯海獅還陸續推出了全新的金杯大海獅L、金杯大海獅W兩款新概念商旅車,在物流、醫療、旅游、政采等大客戶市場方面,已取得了不錯成績。
此外,華晨還在積極推動資本市場與汽車產業的良性互動,多渠道籌措發展資金,發展自主品牌。
在此基礎上,華晨汽車正在醞釀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內容將涵蓋品牌建設、產品線和品種開發、品質提升、網絡布局等各個方面,通過國際合作,為下一步跨越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