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續寫前緣?還是共享平臺技術研發?一切尚未定論。記者獲取最新消息稱,雙方正式簽約的時間定于11月3日。
“廣汽將和奇瑞展開戰略合作,正式簽約的時間定于11月3日。”記者近日從內部人士獲得此消息。
“我實在想不出,這兩者的牽手后續會有怎樣的合作?它們到底是要干什么?”瑞銀證券汽車分析師鄒天龍非常驚訝地對記者說。
這似乎是一個聽來天方夜譚的消息,就如當初吉利要并購沃爾沃一樣,業內很多人都認為是不太可能的事兒,但最終成真。
根據消息,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細節是,在10月20日前后,廣汽集團董事長張房有專程到安徽蕪湖,會見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商談此事。
記者在了解到此事后,立即聯系廣汽辦公室邢宇哲,其稱“并不清楚”,但并未正面否認。隨后,記者在向奇瑞公關部相關人士詢問此事,對方表示“我們正在找公司核實,如果后期真有什么合作肯定會跟媒體通報。”
雖然雙方“戰略合作”更為詳細的內情目前尚不清楚,但可以看出,廣汽似乎在這次聯姻中顯得更為主動。
重復昨天的故事?
廣汽與奇瑞的合作看起來像是“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但事實上,就在5年前,與菲亞特的合資項目上,三者還有過一段故事。
早在2007年12月26日,成立8年的南京菲亞特合資公司宣告解體。菲亞特以一元錢的象征性價格撤出南京菲亞特,結束了這段持續8年的悲哀“婚姻”。南京菲亞特隨后變身上海大眾的南京基地,菲亞特退出國產車市場。
隨后,菲亞特開始加緊與奇瑞進行合資談判,同時醞釀引進進口車來華,維持在華的品牌形象。2007年8月,奇瑞與意大利菲亞特共同宣布,已簽署《諒解備忘錄》,雙方將按50:50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生產乘用車。根據備忘錄,該合資公司將設于安徽蕪湖,計劃于2009年投產,將生產和銷售菲亞特旗下阿爾法羅密歐和菲亞特品牌汽車,此外還將生產和銷售奇瑞品牌汽車,預計年產量為17.5萬輛。
就在談判持續一年多時間,在合作項目接近勝利的最后時刻,“奇瑞與菲亞特合作簽約儀式”因故取消。
據當時媒體報道,就在簽約前的前一周,奇瑞董事長尹同躍去了一趟意大利,與菲亞特的高層面對面又詳談了一遍代工項目。但談到車身覆蓋件模具后,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分歧。奇瑞只愿意出土地、出廠房、出人才,但不再愿意與菲亞特一起投入資金做模具,菲亞特卻希望按照慣例一起投資。在這個看似并不關鍵的環節上,雙方分歧巨大。奇瑞提出來的理由是菲亞特前期只承諾把阿爾法羅密歐159和菲亞特D200給奇瑞代工,而沒有承諾更多的車型,投資回報不合理。該理由背后的目的是拒絕投入真金白銀。
其實在菲亞特與奇瑞熱戀的同時,也與廣汽曖昧,2008年年中,雙方洽談合作,并在去年8月與廣汽達成技術合作協議,同時留下“不排除進一步合作”的懸念。
就在奇瑞與菲亞特的簽約擱置后,2009年7月,廣汽與菲亞特簽署合資合作基礎性協議,至此雙方正式牽手,這也終結了奇瑞與菲亞特成立合資公司的夢想,為奇瑞與菲亞特纏綿悱惻的戀情畫上了不完美的句號。
這一背景的大鋪墊,正表明三者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這次廣汽和奇瑞聯手戰略合作成功,“菲亞特應該在其中起到不小作用。”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師對記者推測說,在“奇菲”熱戀的兩年中,雙方都應該有較深的了解。
為“大廣汽”戰略?
在這次聯姻過程中,廣汽還占據了主動地位。即便是有此前的交集,為何廣汽會在這時候選擇奇瑞作為其戰略伙伴?
對于廣汽集團來說,今年的整體利潤下滑明顯。“2011年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是廣汽集團的最主要利潤來源,其利潤貢獻率高達94,受到釣魚島事件影響,短期很難見好。”鄒天龍說,在瑞銀的報告中,給予廣汽集團“賣出”的評級,這也是瑞銀今年以來第一支給予賣出評級的股票。
瑞銀報告指出,受中日關系緊張影響,9月份日系品牌汽車在華銷量出現大幅下滑。根據乘聯會統計數據顯示,廣汽本田、東風日產、一汽豐田、廣汽豐田、東風本田9月份國內汽車銷量分別同比下降54%、44%、44%、40%和19%。他們預計受政治事件持續發酵影響,四季度日系品牌汽車銷量仍會受到較大沖擊。考慮到日系品牌在本次事件中受到的影響,瑞銀將廣汽本田2012年~2014年銷量預測分別下調17%、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