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車市低迷的形勢下,一汽-大眾仍然是一個多數汽車品牌“羨慕、嫉妒、恨”的企業。不僅如此,在畢業季的各大高校招聘會上,一汽-大眾提供的用人機會也成為香餑餑,“往屆的師兄師姐中有不少去了一汽-大眾,反饋回來的消息都很不錯,非常希望這次能被廠家選中”10月份,哈爾濱工業大學某校園招聘活動現場,一位前來應聘的大學生說。
來自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一汽-大眾10月銷量達到126,359輛(含進口車),其中國產車型達到119,034輛,同比增長37.5%,穩居國內車企第一陣營。值得注意的是,大眾品牌銷量為90,729輛,同比增長高達40.6%,遠超行業平均增幅。截止10月底,一汽-大眾累計終端銷量已達到1,080,300輛,超過去年全年整車銷量。在解釋企業取得快速發展的原因時,一汽-大眾總經理安鐵成表示,產品結構不斷完善、市場口碑持續累積、體系能力全面提升都是重要原因,但人力資源體系所起的作用更不可忽視。
隨著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汽車行業正面臨嚴重的人才缺口。《中國汽車人才發展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汽車產業技術人員年需求量將突破500萬人,2020年將達到776萬人。“為什么現在汽車投訴率逐年升高,人才跟不上是重要原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秘書長羅磊這樣表示。
高素質人才造高品質汽車
面對巨大的人才需求,一汽-大眾始終專注于人才的招聘與培養,著力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人力資源體系,并將高素質人才制造“高品質轎車”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每年,一汽-大眾都會進行全國范圍內的大學生校園招聘。文章開頭提到的即是一汽-大眾2013校園招聘活動現場的一幕,此次校園招聘活動自9月中旬啟動,12月中旬截止,歷時3個月,將開展19站宣講活動,招聘覆蓋全國 “211工程”重點目標院校。
為了吸引優秀的高素質人才,除每年的校園招聘外,一汽-大眾還積極打造企業品牌在重點高校的影響力。目前,一汽-大眾已經與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重慶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建立了預開發合作項目,并與同濟大學建立了“聯合培養卓越汽車工程師”項目 ,除了常規的德語及汽車專業知識學習外,公司每年定期組織同學到長春、成都生產基地進行工廠體驗及經銷商品牌體驗,一系列品牌活動的開展,一定程度上樹立和提升了一汽-大眾品牌在校園的良好形象。
校企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除了吸納大學生人才,一汽-大眾還創新性地制定了校企合作的人才定向培養機制。即通過與成都、佛山當地高專院校合作,形成定向化、專業化的人才培訓機制。學生不僅要用2年的時間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和一汽-大眾與校方定制的專業教材,更要用1年的時間進入一汽-大眾長春工廠的培訓基地,進行實際操作培訓。以一汽-大眾各車間工作過程為主線,實習生能夠把汽車生產各崗位必需的知識與技能學習融合到工作過程之中,實現理論與生產實踐的結合、汽車職業與相關專業、實踐崗位與機械大類課程的對接。與此同時,為了加強與各院校在戰略層面的合作,一汽-大眾先后三次組織企校合作研討會,邀請全國知名高校領導,就如何培養高端汽車人才,如何深化企校合作進行深入探討,這一活動已經成為極具影響力的企校品牌系列活動。
經過多年的發展,一汽-大眾已經建成了國內最大的專業汽車人才培訓基地,更形成了成熟的、可復制的技術人才培訓體系。這種校企合作定向培養模式,不僅滿足了企業高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解決了當地的就業問題,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該人才培養模式為業界所稱道。
“最佳雇主”印證軟實力提升
力量越大,責任越大。一汽-大眾作為業內領先的一家龐大的汽車企業,長春一廠、二廠,成都三廠,佛山四廠,直接為社會提供了超過3萬以上的就業崗位,同時,一汽-大眾還帶動了上游400多家供應商,下游700余家經銷商,總計30多萬人的就業,如何保障這30多萬從業人員的生存和發展,成為一汽-大眾責無旁貸的企業社會責任和首要解決的問題。
可喜的是,一汽-大眾不負眾望,憑借在職業發展、人才培訓、薪酬福利、工作環境等方面的優異表現,屢獲“最具人氣雇主”、 “中國杰出雇主”、“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稱號;2012年8月,“2012年第十屆中國最佳雇主”榜單揭曉,一汽-大眾再度榮膺“中國最佳雇主汽車行業第一名”;在全行業排名由2011年的第24名提升為第18名。該獎項的獲得,是一汽-大眾人力資源體系能力提升的最有力佐證,同時也表明企業在雇主品牌建設方面已經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一汽-大眾正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為學生實習、工作提供良好機會,為公司、社會培養一大批技術性人才,體現了一個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
就在剛剛結束的佛山市2012南海校企洽談會上,首次參展的一汽-大眾受到了高校的熱捧,負責此次招聘的宋先生介紹:“此次共需招聘600人左右,所需的員工集中在焊接、涂裝、裝配、物流、財務等專業,預計于2014年上崗,并傾向于招聘本地員工。” 根據一汽-大眾最新發布的“2015戰略”規劃,隨著成都工廠投產和佛山工廠建設,2015年一汽-大眾將擁有165萬輛的年產銷規模。規模的擴大和產能的提升都需要大量高素質人才的支持。正是人力資源體系的不斷完善,使得一汽-大眾人才軟實力不斷提升,促成企業的硬發展,在致力于實現“中國最優秀的汽車合資企業”目標的同時,成為“員工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