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羅拉、邁騰、高爾夫、桑塔納……一輛輛各式品牌的汽車停放在車間門口,有的開著前機器蓋,有的車身上涂滿了彩繪,還有的車已經被拆得七零八碎,車旁還散落著輪胎、大包圍、排氣管等零配件。而車間里,一輛三菱藍瑟正在改裝,扳手、鉗子、撬棒鋪滿了一地。這是記者在位于北京金港汽車公園內的一家汽車改裝店看到的景象。
店主小宇是北京最早一批干改裝的人。“2006、2007年那會兒,我一個月也接不了幾輛車,生意勉強維持。可從2008年開始,每天都有車在排隊改裝,要提前預約了。”小宇對記者說。而這樣一家小小改裝店的生存狀態,似乎也成為了中國汽車改裝業的一個縮影。
隨著汽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中國的汽車改裝行業呈現出激進式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02年,中國汽車改裝行業產值僅為5億元,2007年就達到了14億元的容量,5年時間增長近3倍。到了2008年10月,這一數字已經上升到25億元,其增長速度完全可以用驚人來形容。
為吸引眼球而改裝
在金港汽車公園的賽道旁,記者見到了多款披著各異彩繪的車型,有奔馳、寶馬、英菲尼迪這樣的高端車型,也有雪佛蘭樂馳(報價 圖片 參數)、卡羅拉、凱旋(報價 圖片 參數),甚至QQ和普桑這些低端車型。它們有的以“火”為元素,車身繪上鳳凰、太陽、燃燒的火焰;有的選用張開雙翼的天使與惡魔搏斗的圖案;有的則走卡通路線,機器蓋上畫只機器貓、車身側面畫上了一只巨大的漢堡包。一輛輛普普通通的汽車一旦畫上這些彩繪,頓時變得個性十足,不但融入了車主和創作者的創意,也讓人們感受到了汽車文化的魅力。
據了解,目前國內改裝玩家追求外觀改造的人最多,大約占到八成以上。這些車主往往會在車身上噴出個性化的標志或貼卡通圖案,加裝夸張的尾翼,更換寬大的輪圈,或者在內飾上下些工夫,更換音響設備。有的車主還會改裝排氣管,使家用轎車像賽車一樣呼嘯而過。“這些車主將車輛外觀改得與眾不同,主要是為了吸引人們眼球,以達到張揚個性的目的。”北京迪途汽車服務部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所認識的改裝車主多數屬于此類。
在D1汽車飄移俱樂部門前,停放著一輛外觀十分搶眼的改裝車,全身以粉色為主,四個輪圈居然被涂成了3種顏色,而前機器蓋上漫畫風格的彩繪最為吸引人,一位卡通版的古典美女躍然車上,讓這款酷車多了幾分嬌媚。“卡通美女是純手繪的,前后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為提升性能而改裝
其實,改裝車的含義不僅僅是車身的噴漆、貼紙,以及車體加擾流板、車內添加配置,還包括性能和零件的改裝,如進排氣、剎車、引擎、懸掛系統,還有隔音處理等。這就是為提升車輛性能的改裝。
在小宇的改裝店前,記者見到了一輛改裝后的廣汽傳祺(報價 圖片 參數)。經小宇改裝后,這輛傳祺不僅在車身上換裝了大包圍和18英寸輪圈,同時為發動機增加了渦輪增壓系統,使原本150匹馬力的傳祺釋放出超過250匹馬力的牽引動力,183N·m的扭矩提升到300N·m左右,0-100公里的加速時間縮短到8秒左右。“這樣的澎湃動力令一些所謂的"小鋼炮"也望塵莫及。”小宇對自己的這件作品十分滿意。
小宇告訴記者,旨在提升性能的改裝一般主要體現在三個大的方面,即動力、懸掛和制動。動力方面,主要是強化進排氣和更換引擎,再有就是行車電腦的重新編寫;懸掛改裝一般會更換避震器和彈簧;制動方面則是更換高性能的剎車片和剎車鉗。同時也包括一些小配件,比如原廠雨刷的清潔能力不強、輪胎的安全性不夠高,就換上性能更好的零件。“通過這些改裝,可以彌補原廠車的不足,從而大大提高車輛的性能和安全性。”小宇說。
性能改裝“一比一”
然而,充滿個性的改裝價格不菲。以手繪卡通為例,D1汽車飄移俱樂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僅前機器蓋上的一塊就要1.2萬元。“車身彩繪的價格在每平方米5000元到1.2萬元之間,如果只做前機器蓋,費用一般不會少于1萬元。”記者從這位工作人員口中還得知,一套后車音響的改裝價格則是從3萬元起步。
在北京申邁汽車運動開發有限公司,記者詢問改裝一輛普桑的價格。經該公司工作人員大致一算,更換普桑專用1.8T發動機約3萬元,進排氣更換改裝品牌約2萬元,更換剎車盤和卡鉗約2萬元,避震器8000元左右,4只輪圈加輪胎1.5萬元,大包圍2萬元,全車噴漆5000元,全車貼膜1萬元,車身彩繪約9000元。如果按打包價,改裝加配件費大約在10萬元左右。
據工作人員介紹,如果是旨在提升性能的改裝,其費用一般都要“一比一”,即改裝需要花費一輛原車錢。“凡對動力、操控、底盤進行較大改動的車,不論好車次車,起步價至少都要10萬元,有的能到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
新聞解讀
隨著中國汽車普及率的快速增長,人們對愛車開始有了個性化的追求,這給改裝車行業的生存提供了土壤。通過采訪記者發現,對車的“不滿”是導致改裝車盛行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個性化、時尚化和性能方面,發燒友們對車的挑剔程度非常高。
改造須理性
許多車主為了追求個性而改裝愛車,往往由于缺乏相關知識而走入誤區。有的人只為追求感官享受和視覺刺激,加裝大口徑排氣管和尾翼,對于小排量的汽車來說,會影響其性能,嚴重的會導致汽車的失衡;還有的車主在車身貼滿彩繪、裝滿絢麗的LED燈,影響其他司機對其行車燈和剎車燈的辨識;更有車主拆掉原來有氣囊的方向盤,換上賽車方向盤,為行車埋下了安全隱患。
業內人士建議,車友在改裝前一定要明確自己想要什么,是時尚的外觀還是舒適的乘坐,是豐富的娛樂還是澎湃的動力,根據自己的需求再結合車輛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改裝,千萬不要盲目地跟風。
改裝有禁區
發燒友在改裝前,更要明確什么是可以改裝的,什么是不允許改裝的。因為根據現行規定,如果是新購置的汽車要想進行改裝,需要經過定型鑒定,按《全國汽車、民用改裝車和摩托車生產企業及產品目錄管理暫行規定》申報上“目錄”后,才可以辦理汽車牌照手續。對于已領牌照汽車進行改裝時,必須在交管部門規定的范圍內進行,即可以對車身顏色、發動機、燃料種類、車架號碼等進行改裝,例如在車身顏色方面,紅色、黃色和上白下藍三種顏色不能批準,同時車身總共不能超過三種顏色。
再比如轎車不得更換底盤,如更換發動機,必須換同一品牌的。
改裝源自賽車運動
汽車改裝源于賽車運動。參加各種競技及賽事的車輛必須經過標準嚴格的改裝后才能進入賽常其目的是增加車輛安全性,如在撞擊、翻滾、失火等事故中保護車手不受傷害;提高比賽能力,如加速性能、轉彎穩定性能、剎車性能、通過性能、操控精準性能等;減少自重及風阻系數。
可以說,汽車改裝在汽車賽事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在某種程度上,汽車賽事也是一場汽車改裝技術水平的較量。
賽車改裝最大可能地強化并提升了車輛性能的極限空間,并作為一種汽車文化得到廣泛延伸,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以及賽車運動的深入人心,汽車改裝也成為普通人汽車生活中的組成部分,并漸漸成為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