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閉幕的十八大上,進進出出的工作用車、官員用車中,誰見到過自主品牌轎車的身影?今年高調復出的紅旗轎車也沒能出現(xiàn)在十八大的現(xiàn)場!爸С肿灾髌放啤钡目谔柡秃袈晱奈撮g斷,同樣自主品牌的轎車在各種重大場合路面的機會幾乎為零。一方面是自主品牌目前的產品確實不如外資品牌產品豪華,另一方面就是“支持自主品牌”在我們的生活中的的確確只是一句口號。
花著“公家”錢的政府用車為了“場面”而不選擇自主品牌,“高富帥”們因為多金而有更多的選擇,那普通人呢?邏輯上來講,一直以高性價比為主打的自主品牌在中低端產品的市場中有著不錯的競爭優(yōu)勢。但是實際情況是有太多咨詢購車的消費者們,上來第一句話就是“不要國產車”。這句話很多時候實際要表達的意思是“不要自主品牌”。
掛著大眾標識的朗逸難道不是純粹的國產車型?合資品牌們的車型哪怕減配加價依舊市場廣闊;自主品牌們哪怕在同等價格的前提下提供的更高一級車型,卻依舊需要承受各種偏見、背負各種莫名的罵名。
吉利、奇瑞這樣的原生態(tài)自主品牌似乎一路在質疑和罵聲中成長,比亞迪經常一個細微的動作就能引來一片質疑和各種所謂內幕。他們都是白手起家的自主品牌,從誕生到現(xiàn)在經受著各種懷疑,其中甘苦恐怕只有他們自己明了。而一汽、上汽和東風旗下的自主品牌們,雖然背靠大樹,但也未必就能乘涼。
背靠大集團的“國三甲”們都是舉集團之力而建的自主品牌,雖然起步時間不長但起點絕對不低。在研發(fā)力上,“市場換技術”沒有成功,汽車核心科技肯定需要自主品牌們繼續(xù)自力更生。以奇瑞、比亞迪為代表的原生態(tài)自主品牌們在技術流的道路上從未止步,所以他們很少受到技術上的質疑。而在制造力上,“國三甲”們的有各自集團的資源作保障,產品制造能力不輸給合資品牌。
從風神A60到帝豪EC7,自主品牌的產品們并不輸給同級的朗逸或者悅動。我們可以做一個假設,如果將風神A60換成東風旗下任何一個合資品牌的LOGO,將朗逸之流換成所在集團自主品牌的LOGO,還有多少人會覺得A60不如朗逸?
諸如“幸福座駕”A60這樣的自主品牌們,自己能做的是找準市場,給自己一個明確的定位!靶腋W{”不去跟豪華車拼配置,也不粉飾自己吸引高富帥的目光,所能提供的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的實在。而對于消費者,需要做的是了解自己的需求,正確評估購車建議。
9月,自主品牌持續(xù)下跌近兩年的市占率開始提升。來自中汽協(xié)的數(shù)據(jù)顯示,9月份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占率為30.27%,同比上升了3.15%;10月份市占率提升到31.29%。市占率上升至少說明自主品牌的市場認可度在逐漸提升。
當然,在金九銀十中迎來市占率上升的并不只有自主品牌。除了日系,其他所有車系的市場份額都有所上升。9月日系的市占率從19%驟降到12.2%,10月持續(xù)下降到7.6%。兩相比較不難發(fā)現(xiàn),自主品牌并不是日系衰退背景下的最大獲益者。10月份的銷量直接證明了這一點:10月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為17.5%,而德系乘用車的同比增速超過30%,美系、韓系、法系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速均超過20%。自主品牌的對手從來不止一個。
自主品牌的發(fā)展,除了自身提升,也需要消費者和輿論們能更實事求是地給予支持和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