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新浪微博上名為“老衲一缺三”的網友爆出“車易拍”在進行二手車置換交易過程中欺騙消費者的消息,圖文并茂有理有據。一時間,該事件在互聯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也引發了媒體的關注。同時,博主在微博及博客等平臺號召被騙消費者發起維權行動。
據了解,事發11月8日,車主(即“老衲一缺三”)到北京某4S店進行二手車置換業務,經4S店推薦通過車易拍在線拍賣,但最終拍賣所得與實際交易價格差了3000元錢。事后,車主提出質疑,但車易拍卻未給出明確答復。另據車主在微博中爆料,目前已有15位消費者經歷了類似欺騙。
車易拍尚未給出明確答復
博主發出事件進展長微博一天時間,轉發逾千。但事情過去了好幾天,針對此次事件,車易拍官方尚未發布公開聲明,也并未就此事做出公開處理意見,其間究竟有何內幕尚不得而知,但事件引發的連鎖反應已經發酵。事情已經發生總要對消費者有個交代,各方都在等待真相浮出水面,等待車易拍給消費者一個公開和合理的解釋和解決辦法。
誰是車易拍?記者通過其官網了解到,車易拍是由北辰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和北京巔峰科技集團合作打造的二手車網上拍賣電子商務平臺,與不少汽車品牌4S店有合作關系。
二手車置換“亂象叢生”消費者維權難
來自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二手車累計交易量達433萬輛,增長12.47%,預計2012年我國二手車交易將達到500萬輛。但由于相關政策缺陷,國內二手車市場長期處于扭曲而混亂的狀態。
目前,國內從事二手車置換的公司很多,企業的資質、信譽、實力都不盡相同,存在很大的差距。除了一些大型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外,相當多的汽車品牌4S店也紛紛推出了二手車置換服務,隨之車易拍這種在線交易平臺也陸續面世。但二手車的交易事實上,目前畸形的市場交易現狀,讓人難以樂觀。一些二手車交易機構在消費者缺乏了解二手車行情的情況下,隱秘置換二手車業務,消費者被欺騙的現象屢有發生,但由于相關法規、政策或者手續的不健全,讓不少消費者有口難辯,有理無處尋。這也讓某些“心術不正”的二手車交易機構有了可乘之機。老衲一缺三”及15名消費者在車易拍被騙就是一個例子,也給行業發展敲響了警鐘。
在一些4S店內置換業務中,店方往往利用各種手段,壓低價格促成成交,然后通過和中介協商,侵吞部分差價。目前,店內置換普遍采用三種形式,一是店內直營二手車業務,收購二手車之后,通過二手車市場進行出售,從中賺取差價;二是和目前的二手車經紀公司進行聯營,讓其獨家代理二手車業務,這種模式往往是雙方都能獲利;三是應用公開的二手車拍賣平臺,以網絡競拍的方式收購二手車,但拍賣流程的不透明讓這種方式仍然存在各種問題。“老衲一缺三”及15名消費者遭遇車易拍“暗箱操作”便屬于第三種情況。
消費者合法權益需要保護
新車的交易過程已經很明朗,相對而言二手車交易消費者合法權益卻還很難保障。“消費者是上帝”的口號喊了多少年,卻仍然停留在天方夜譚的神話里。
其實,有關二手車交易的消費者權益保障,有關機構及媒體也多次呼吁制定相關政策并加強監管。今年三月份,在《汽車產業調整振興規劃細則》中,明確提到“要規范二手車市場,促進二手車市場發展”。其中,“規范二手車市場,促進二手車市場發展”主要內容包括:建立二手車鑒定評估國家標準和臨時產權登記制度,加強二手車市場監管,嚴格經營主體市場準入,并積極推廣二手車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再看開篇事件,作為消費者的“老衲一缺三”及維權律師多次,車易拍卻仍然不作為,可見并不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當回事。此前或今后又有多少消費者在車易拍進行二手車拍賣被騙,不少人表示擔憂。
在消費者層面,從“老羅砸冰箱維”權事件到“老衲一缺三”微博公開車易拍被騙經過通過網絡維權,不難看出中國消費者維權意識在不斷增強,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敢于面對強勢的一方,維護和爭取自己的消費權益是二手車良性發展的信號。何時,自由、安全地置換新車成為一般中國家庭敢想也敢做的事情呢?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