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汽車公司不少已有百年歷史,自然積累了不少跨國經營的經驗。如果認為跨國車企有經驗、有品牌、有技術、有人才、有資金就能無往而不勝,那肯定大錯特錯了。因為這些跨國公司上百年中經營過的國家,市場規模和市場擴張速度,沒有哪國能與中國驟變的市場相提并論,屬于“老革命遇到新問題”,跨國公司要對中國市場的認識重新定位和不斷升級,否則就要處處碰壁。典型的商例即廣州標致和南京菲亞特的歇業關閉,“中鋒”在黎明前死去。
跨國車企在華的表現實際上體現了“命”、“運”、“勢”的運行。順勢者昌,逆勢者亡。“勢”乃市場自身發展的規律,對“勢”的判斷決定了跨國車企的戰略選擇。“勢”是如此不可琢磨,難以把握,使得“順勢”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下注的行為。
如果說早到的鳥兒有食吃,先來的跨國車企一定捷足先登,這是絕對謬誤的看法。因此許多年前坊間總有論調說豐田汽車看不準中國市場,自縛其足,遲遲登場,錯失良機;那么上世紀八十年代最早來華合資的三家跨國車企是否就占盡天時?我們看到三家“拓荒者”中只有大眾汽車生存下來,而且最終坐大;廣州標致和北京吉普卻相繼在中國市場謝幕退出。這就充分說明跨國車企在華成功與否并不取決于誰先來后到,而是車企自身的問題,即“命”。
當中國車市車業處于“蠻荒”時期,先來的跨國車企都有“賭”的成分,而賭徒的心態絕對不會類同。大眾汽車屬于靠在賭桌邊上不想離開的類型,有充分耐心一把接一把玩下去,很有德國人執著的秉性;標致汽車則屬于“快進快出”型,賭贏則待,賭輸則撤,不想常耗在賭桌旁,很有法國人隨意的秉性;克萊斯勒屬于急躁加毛糙型,想長賭又不用心揣摩賭局,很有美國人率性的秉性。最有耐心和沉穩的大眾汽車在華熬過最艱難的初創時期,最后苦盡甘來。尤其上海大眾,歷經最艱難的國產化漫長過程,最先走出“沼澤”地帶;也讓后來的上海通用等合資車企與奇瑞等自主車企少走了許多彎路。
與大眾同為歐洲車企的菲亞特在華走過的一段坎坷路,有其“命”里的注定。當初只能以“南亞”現身,為“6字頭”過渡到“7字頭”而被折騰,這屬“先天不足”;在菲亞特之前的上海大眾、北京吉普、廣州標致、廣州本田和上海通用全是中型尺寸車,雖一汽大眾有緊湊型的捷達,更有高檔奧迪引領;但那時菲亞特的產品型譜全是小型車,最大只及緊湊型;在嚴重“以大為美”的時代,菲亞特的小家碧玉車型生不逢時,銷量和單車利潤無法與其他合資車企相比。更要命的是菲亞特的合資伙伴是南汽,而非上汽,“嫁錯郎”的結果,不但菲亞特前功盡棄,南汽也難茍延殘喘,同歸于盡就是菲亞特的“宿命”。現在菲亞特重新與廣汽攜手“梅開二度”,應該說是找到的殷實的大戶人家,只是現在市場“大運”在下行,有點出師不利,就看怎么熬出頭了;利好的一面是菲亞特與克萊斯勒結盟,未來在廣汽菲亞特中產品線和品牌就不是單打一了,市場可回旋的余地大了許多。
自從克萊斯勒與戴姆勒結盟,后又與菲亞特結盟,克萊斯勒已不能簡單歸入純美車企了,或稱美籍德人和美籍意人,總之克萊斯勒被涂上“國際化”色彩了。談及美系車,只能拿剩下的兩家通用汽車與福特汽車做PK了。為爭奪上汽合資項目,通用汽車彈冠相慶,福特汽車悲飲苦淚,造成了日后兩家的分水嶺。雖然歷史不能倒寫,很難判斷倘若是上汽福特一定能取得上汽通用的耀眼業績嗎?通用汽車在華幸遇不僅是與上汽搭幫,更是與大眾磨合成精的上汽合伙,上汽的實力強更能成全通用的快速成功。從某種程度上看,通用汽車在華成功是間接沾了大眾汽車的光,大量磨合好的優秀人材從上海大眾抽調到上海通用加強建設,不管通用引進的車型本身是否足夠強勢,但上海通用的團隊和體系競爭力一直為人稱道,上道后一直沒什么明顯閃失,不但能“借勢”,甚至還能“引勢”。很難想象如果1984年先成立上海通用或者XX通用會是怎么的結局,也許幾乎已被人淡忘的金杯通用能佐證。
撇除福特本身的企業文化問題,與福特合資的長安汽車是從微車發家,又需從軍工轉民品的蛻殼過程,顯然一時難以與浸沾過德國汽車工業濃汁的上汽媲美,這是福特在華難改之“命”。
當然還有坊間一直誤傳的福特第一款國產車就甩出普通的小型車的糾結事端,而非上海通用、廣州本田等合資車企“頭胎”皆生的中高級大尺寸車型。中國合資車企已成定律,誰生“頭胎”就是缺斤兩的小型車,必定車企要苦熬一段日子方有可能出頭。但福特品牌旗下的轎車之豐富,可從Ka排到金牛座。百年都混下來的福特不至于會不專業想不到“高舉高打”的妙招,去弄一個小巧的嘉年華來搪塞市場,誰不想賣利潤高的中高級轎車?只是無端被冤枉的福特有口難辯;真實內情是長安福特合資獲批的首款車型只限定于1.4升以下的小排量轎車。因為長安汽車是做1.0升以下微車的軍轉民車企,批給轎車合資和準許1.0升以上排量已是政府部門的“恩賜”。福特被憋著用小型嘉年華與通用的大別克比劃,自然就輸在“起跑線”上了。從此,福特也被褪去了美系車的色彩,無形中越來越被劃到歐系車的陣營,好在還能斜靠在德系車身上沾光;而在美國隨地可見耀武揚威的福特F系四驅皮卡,從中Escape到大Expediton的“五虎兄弟”SUV系列在中國是看不到了。雖然后來長安福特產品線被寬松了,才有了福克斯和蒙迪歐,但福特品牌的塊頭和肌肉感已錯失最佳展現機會了,只能以“不歐不美”的形象示人,慢慢通過引進都市SUV來補陽氣,最后通過引進豪華品牌林肯國產來重塑福特的形象。
由于中國在短期內迅速形成了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全球跨國車企紛至沓來,爭奇斗艷,精彩紛呈,市場競爭超級激烈,充分考驗先來后到的各路跨國車企的戰略思維和實戰能力。中國汽車市場十幾年的發展濃縮了其他各國幾十年經歷的過程。今天的格局不會是明天得模樣,一切皆有可能移星換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