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云涌的2012年已接近尾聲,回顧這一年真是一個不尋常的年份,在這一年里我們經歷了很多如激流一般的車市變化。而未來2013年的腳步離我們越來越近,從長遠來看,中國車市的競爭壓力不斷增大是發展的必然,那么國內的車企們特別是相對弱勢的國產自主品牌,又當如何應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呢?是否已經有了好的策略要在未來的2013年開個好局呢?
一、車市微增長是否要成為常態?
臨近2012年末,目前已經有不少的研究機構公開發表了對國內車市的發展要抱樂觀態度的看法,甚至有人分析認為我國的車市發展還會維持在一個高速增長的狀態下,據一位國家信息中心資源開發部官員研究,國內汽車銷量從2009至2023年年均遞增會保持10%以上,這種預測確實令人振奮。但是也有相反的看法,有很多人對著這種所謂的預測表示不予認同,也已經有不少的車企和各地經銷商們對未來國內車市的發展抱不樂觀態度。
那么我國未來車市的走向到底會如何呢?最好還是先來看一組數據,其實從2009年至2010年間,我國車市經歷了大井噴式的發展后,國內車市的發展便開始趨于理性,增速明顯放緩。從2008年的全年銷售900多萬輛到2010年的全年1800多萬輛,兩年間翻了一倍多;但是到了2011年,我國的汽車產銷量卻僅增長了2.45%;進入2012年后,中汽協曾預測國內車市的增長至少會保持在8%左右,但是從目前已知的1-11月份的銷售總量來看,這個增速值其實不可能達到了。
可以說,在將來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車市的增速肯定會維持在一個微增長的狀態下,因為有分析認為,其實從目前我國普通家庭的收入及消費能力來看,在經歷了2009年至2010年車市大增速的時代后,我國普通居民的購車能力已經被透支了,說得明白些就是,在我國普通家庭其全年收入也就僅能維持一輛車的開支。這樣在經歷了大部分稍有能力的人先購車后,再居上的購車消費者必然也就相對越來越少了。但注意,這只是相對的一種說法,因為我們看到,我國車市的容量其實還是很大的,因為2010年我國的汽車銷量是1800萬輛,而2011年雖然增速僅為2.45%,但這也是在1800萬輛這個數字上的再增長,其銷售數量依舊巨大。就說今年,雖然不能達到8%以上的增速,但是在1800萬輛的基數上,就是再增長6%也是很大的數額。
因此我們可以相對的認為,雖然國內車市進入了一個緩慢的增速期,但其實產銷汽車的數量還是很大的,如果再按照2008年至2010年國內汽車銷量翻一倍的高速度增長,那么到2013年國內年銷汽車就達到了3600多萬輛,這顯然是可能的。因為現在我國的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了1.14億輛,這個數字對于目前我國的公共交通設施來說,已經快達到極限了,有統計表明全國17個城市的汽車保有量超過100萬輛,很多城市推出的限購政策就已經表明了我國其實還沒有做好應對這么多車的準備。因此受經濟、環境、油價、公共交通設施、限購政策等等因素的制約下,我國將來的車市發展必然會維持在一個微增長的狀態下。但是請不要悲觀,其實就是不增長,每年1800萬輛的銷量依然是全球最高的了。
所以我們基本可以肯定,將來我國不可能再會出現一個翻倍式的高速增長期,但是在即便是這種微增長的帶動下,我國產銷汽車的前景依然是不錯的。特別是我國的人口基數大,車市的容量也就大,因此我們既不必悲觀未來車市的發展,也不必太樂觀的預測什么增速率,只要在2010年1800萬輛的基礎上發揮出自身的競爭力,就已經夠賺得了。
現在再來看一組交通部門的統計數據做一個參考:目前我國的私家車保有量為8613萬輛,所以私家車的保有量相對于至少4億家庭來說還是占少數的,因此我國未來私家車的數量必然還會增多。而且我國目前的汽車駕駛員總數為1.86億人,這個數字相對于國內1.14億輛車來說,多出了0.72億駕駛員,當然我們不能說多出的這部分人就是要購車的,但是我們也不能絕對的否認這些人其實還沒有車,而且每年駕駛員的數量還在迅速擴增(大約在10%左右),所以這批人中肯定還有很大一批是有購車意向的,這就是一個好局。
二、車企如何在2013年開一個好局?
我們看到,在2012年出現了中日領土爭端后,國內的日系車們經歷了最痛苦的一個時期。而其實這一年國產自主品牌的日子也并不好過,雖然從今年9月開始,日系車空出來的部分市場被國產自主品牌“搶得了一些”,但是將來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肯定不會再出現了,在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下,國產自主品牌的路還是需要自己努力去開拓。
雖然每年我國的汽車銷量很大,但是目前我國的汽車產量其實更大,也就是說國內很多車企的產能已經過剩,而且還在不斷擴大。其實從今年7月份開始,國內很多車企的庫存壓力實際已經超過了警戒線,各地很多經銷商也被庫存所累,出現財務緊張等一系列問題,甚至虧損。
但是我們很遺憾的看到,雖然國內車市的庫存壓力很大,但是在建、擴建產能的車企依然還在增多,這種市場慣性好像在短時間內還剎不住車。因此在未來的2013年里,國內車企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估量一下自己每年的銷量,然后與自身的產能做一個正確的對比。其實參考一下2011年、2012年的產銷量后,就可以基本得出未來2013年的發展走勢,也許會有一些出入,不過按照常態來看肯定沒有太大驚喜。所以合理估算自己的產銷量后,再對自己的產能做一個正確的優化,這才是未來2013年相關車企應該首先要做好的第一件事。任何幻想著國內車市可能還會出現第二次大井噴,以至于需要提前擴建大產能的想法都是不成熟的。
在車市微增長的大環境下,就是考驗車企真本事的時候,假設以后幾年的國內汽車銷量就是維持在這么多的數量級上,那么誰的競爭力大誰就能搶得更多的利潤,這是一個真理。所以國產自主品牌們,不斷加快新技術的更新,及時淘汰老舊車型是未來2013年要做好的第二件事。
兵法上有句話叫做“兵不在多而在于精”,打造精品暢銷車型是國內車企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弄一大推品牌出來,在這種微增長的車市環境內,實際意義真的不大。舉個例子說:本田汽車在國內的精品暢銷車型就是雅閣、CR-V這兩款,當然別的車型銷售量也不錯,但是相對來說,還是雅閣、CR-V的銷售量最大,本田在國內成功培育了這兩款車后,就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而且本田的牌子也已經足夠響亮了,這就是精品暢銷車型帶來的影響力。其實今年8月份,奇瑞收縮品牌戰線,放棄瑞麟、威麟之類的牌子,專心發展奇瑞這一個品牌是明智之舉。培植精品暢銷車是國產自主品牌應該在未來的2013年要做好的第三件事,再舉個例子說,今年以來,吉利帝豪EC7憑借自身優異的國際化造車標準,在歐洲的N-CAP碰撞測試中獲得4星,這一優異成績顯然提升了該車型在國內的人氣,其銷售量一路走高,今年1-10月已累計銷售汽車113971輛,在國產自主品牌中銷量第一,而且吉利帝豪的牌子也已經家喻戶曉,這就是專心培植精品車型的成功范例。還有長城汽車(601633,股吧),最早提出了制造精品SUV的口號,隨后上市的哈弗系列越野車,在國內取得了相當驕人的銷售業績,這也是正確的精品SUV戰略獲得的最大紅利。
任何火起來的事物都有冷下來的時候,這是一個普遍的規律。在國內車市微增長成常態的情況下,各地經銷商的日子最不好過了,而且許多城市的的限購政策以及并不景氣的經濟狀況、還有不斷增多的縣級銷售商等因素都讓很多經銷商們叫苦不迭。因此在未來的2013年,各地經銷商要做好的第四件事,就是四個最簡單的字“以誠相待”,對每一個客戶流露出內心最大的誠意,這也是商品經濟發展下的必然趨勢。
很多經銷商老總曾向筆者抱怨說現在走進4S店看車的人越來越少。這是因為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不可能再有太多時間像趕集那樣進進出出的輪流逛全市的4S店了,大部分的人都是先在網上對某一車型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后,再去實體店看一看,所以貌似稀缺的看車人,都是潛在的最大客戶群,我們經銷商的誠心是留下這批人的最好“武器”,坦誠不公、以誠相見,讓客戶看到我們的誠心,用誠心留下客戶,其實是最好的營銷之道。
所以,做足“以誠相待”的經營之道是未來2013年各地經銷商應該做好的功課之一,傲慢的態度絕對留不下一個客戶。而且同款的競爭車型已經越來越多了,客戶不選擇你的車型,還可以選擇其他車型,所以誠心有多大,換來的客戶群就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