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英菲尼迪店的老總告訴我,廣州車展上市的新SUV JX本來可當救命車型,現在這一想法完全泡湯了!“廠家認為價格定低了,讓我們加價賣,但現車要等到明年4月份才有!”這位總經理欲哭無淚。此前,這家店的月銷量從每月100輛左右,已經降到了月銷售30多輛,處于嚴重虧損的狀態。
從之前瘋狂給經銷商壓庫,導致經銷商賠錢賣車,到主力車型遲遲不換代,英菲尼迪不是很“給力”。現在有了新車型卻沒有現車,背后也許有苦衷,但卻也讓苦等現車的經銷商和消費者“打不起精神”,甚至對品牌的發展失去部分信心。中日關系緊張后,面對銷量的下滑,如何提振消費者信心、保護好經銷商網絡等課題,實際是對所有日系品牌的一次“大考”。在這場考試中,各個日系車的表現有好有壞,這些不同表現被消費者和經銷商的投資人深深地記在了心里。
這次“考試”中,合資品牌的日系車大多采取了推出“安心保障”措施,主要內容是如果遭遇第三方惡意的破壞,車和人都可得到補償。其中,東風日產、東風本田、廣汽豐田表現最快、最好,廣汽本田的“安心保障”措施有點姍姍來遲。馬自達在中國的兩個合資企業一直沒有類似“安心保障”措施推出,令人遺憾!
在這次“考試”中,進口日系車似乎集體失語。“我們是敏感品牌,不能多說!”這是在與進口日系車經銷商交流時最多的話。這其實是一種自閉的做法,更讓消費者感受到“不安”。除了不給經銷商壓庫,進口日系車似乎集體沒了“精神”,營銷失語也讓其份額大跌!一些進口日系車的新店已經在倒閉的門口徘徊,斯巴魯的銷量下滑危及到了龐大集團整體的效益,高管們的薪水已降了一半。
區域營銷是服務好消費者、打贏營銷戰的法寶之一。這方面,東風日產、廣汽豐田做得最好,而廣汽本田更多是補貼經銷商促銷,東風本田是制定區域的指導價,一汽豐田是總部統一的營銷活動,還有很大進步空間。一汽馬自達在上周末做了區域統一的試駕活動,邀請很多消費者參與。長安馬自達也在店里做團購,但宣傳甚少。
日系車是車市乃至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合資日系車企,每一輛車都有中國人的汗水和智慧在其中。可喜的是中日韓已啟動自由貿易區談判,如果成功,將是三國人民的福氣。日系車銷量已在緩慢恢復,打起精神認真做事的車企會通過諸多保障和實惠感動消費者。也許未來還有不確定因素影響日系車的發展,但打起精神回報消費者,特別是制造更高性價比的車型,那么市場應該不會拋棄日系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