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微增長時代,車企對于售后服務的重視程度也到達了新的高度,2012年被大部分車企列為“服務年”,此舉標志著中國汽車市場正在從賣汽車、賣產品逐漸過渡到賣品牌、賣服務的時代。
汽車服務大會井噴年
如今,在整體增速下滑、庫存大漲、優惠暴增……各種跡象表明,車市進入微增長時代, 在比拼過造型設計、科技配置的同時,汽車品牌售后服務作為汽車產業鏈的終端在企業品牌發展的重要地位日益凸顯,各大車企在售后服務標準化的基礎上根據各自的不同特點進一步尋求售后服務的差異化。
作為中國最成功的合資品牌之一,一汽-大眾秉承“嚴謹就是關愛”的服務理念,在8月23日啟動了“賞心·悅目”為主題的經銷商開放日活動,讓客戶感受展廳、車間、服務三重升級后的新展廳全貌,這也標志著一汽-大眾售后服務率先進入消費者 “全透明時代”;一汽-大眾同時推出了售后服務APP,專為其車主提供售后服務的相關信息。
一汽-大眾在服務端推進迅猛,而大眾在中國的另一合資品牌上海大眾也不甘示弱, 上海大眾“Techcare大眾關愛”是國內首個將營銷與售后服務進行業務整合的服務品牌,“Techcare大眾關愛”由金牌銷售、售后服務、特選二手車、精采附件、車主俱樂部以及金融信貸通等6大核心服務組成,可為消費者提供從購車、用車、換車、裝飾等一條龍服務。
此外,迎來合資10周年的上汽通用五菱則以堅持“專業服務 放心托付”的服務理念,在10月底也舉行了五菱汽車服務技術比武大賽,來自全國六大賽區的40家特約服務中心在決賽中通過大練兵來提升上汽通用五菱的整體服務水平。
其實不僅僅是合資品牌,自主品牌車企也將售后服務上升到戰略高度。
長城汽車提出了“決勝終端”的口號,將2012年定為“服務年”,提出了2012年全國服務網點將達到1200家,一、二級市場服務網點覆蓋率達100%;三四級市場服務網點將達到600家,一般區域服務半徑控制在30~50公里左右,特殊區域服務半徑控制在100公里左右。
吉利汽車更是通過“關愛在細微處”,不斷提升服務站回廠臺次、營收水平、用戶滿意度以及品牌與產品忠誠度、美譽度。
“在汽車售后服務對于現在的增長速度放緩的汽車產業而言尤其重要。因為它直接影響到每個品牌的競爭力的,消費者更加注重買車后的售后體驗。”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稻葵如是說。
收費透明度如鯁在喉
其實,眾多車企開始關注服務不僅是因為銷售市場的增長放緩,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環境也是原因之一。雖然,車企在某種程度上已從“賣產品”轉為“賣服務”,但是作為車企對于經銷商的監管可能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樂觀,汽車售后服務目前的現狀仍令人擔憂。
2012年廣州車展期間,由中國汽車售后服務質量評價中心主辦,車人網承辦,寰球汽車傳媒、新浪汽車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大會線下調查活動顯示,目前消費者對整個汽車售后服務滿意度較低。43.3%參與調查車主為中國汽車售后服務現狀評分選擇了60~74這一區間,勉強處在一個及格狀態。而優秀這一評分區間(90~100)更是全軍覆沒,沒有車主選擇這一評分區間。
根據反饋的信息,不論車輛出現質量問題還是在維修保養中出現糾紛,73.2%車主都會首先選擇與經銷商進行協商。在通過經銷商途徑不能解決糾紛的情況下,才會選擇撥打廠家客服電話和媒體曝光等方式。
服務收費不合理成為車主普遍認為的售后服務最大弊端。超過78.4%車主覺得目前售后服務最差的一項就是收費問題。價格不透明和不了解價格計算方式最令車主質疑。
廠家推出的服務品牌和一些季節性免檢活動也被車主們看成是商家的噱頭,而大部分車主對服務品牌的認知度也是一知半解,有的車主只知道服務品牌名稱而不了解具體內容,有的車主卻連服務品牌的名稱也不了解。
有的4S店,為車主們提供良好舒適的休息環境,如網絡游戲、KTV和按摩椅等服務來,但是對于工時費和配件價格公示卻含糊其辭。
溝通予人,服務于心
“修車不難,但"修復"車主的心難。”中國汽車售后服務質量評價中心常務副主任張玉龍稱,“正是由于汽車售后服務市場水平的參差不齊,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大會才顯得更加必要。通過對年度售后服務優秀品牌的獎勵,以期推動整個行業生態的良好發展。”
據悉,第二屆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大會暨2012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優秀品牌頒獎典禮將于12月20日在北京召開,本次活動由中國汽車售后服務質量評價中心主辦,車人網承辦,寰球汽車傳媒和新浪汽車聯合發起,以“溝通予人,服務于心”為主題,以求從不同的消費視角來尋求中國汽車售后服務的發展之路。同時,在2012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優秀品牌頒獎典禮上,將見證2012年度中國汽車售后服務優秀品牌的誕生,他們也將為消費者和在場嘉賓帶來一年來汽車服務的一線體驗。屆時國家質檢總局質檢中心領導、中國汽車售后服務質量評價中心領導、學界和企業代表和媒體代表100余人將出席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