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表明,一個人可以7天不吃飯2天不喝水,卻一刻也離不開空氣。平均下來,一個人每天需要1公斤食品,2公斤飲水,但所需空氣則為10公斤。1公斤空氣大約有0.85立方米。以北京東四檢測站2012年12月17日到12月23日一周的空氣質量報告中的PM10的最高值每立方米160毫克、二氧化氮峰值49毫克來計算,人一天吸進去的PM10顆粒物大約有1360毫克(160×0.85×10)。如果是PM2.5,則會更多。這些顆粒物通過鼻子、嘴巴吸到肺里,再通過人的自身免疫能力化解掉。”12月18日,在中國-瑞典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暨首屆國際汽車高峰論壇上,李書福用數字直觀地描述了人們每天要吸收的顆粒物的“量”。
李書福同時也將沃爾沃車內的可吸入顆粒物與車外北京大氣質量進行了對比:“以沃爾沃S80L為例,車內比北京空氣干凈約100倍(以北京市均PM10為50的情況計算),因為大氣當中的PM2.5顆粒只有1%能夠進入沃爾沃汽車的內部,其余的99%都被過濾到外面了,當北京的空氣質量呈最差狀態時,沃爾沃車內的空氣質量一定比車外好。”
李書福認為,中國“入世”以后,汽車工業得到飛速發展,但汽車卻離最終理想的安全還有相當的距離。在他看來,這里的“安全”不僅包括了主動安全、被動安全以及行人安全,更包括了駕駛者的健康問題。因為汽車車內空氣污染也在給人的生命健康帶來傷害,如果車內空氣不好,人的生命就不安全。當下公眾普遍關注到了生存空間空氣污染帶來的傷害,但對車內空氣質量了解甚少,認為車里面的空氣質量一定比外面的空氣質量差,事實上不完全是。
據了解,前不久,北京市消費者保護協會等22個消費維權單位,從車主中抽取了22個品牌,43款汽車產品進行測評和對比,結果沃爾沃S60在所有的抽查產品中,車內空氣質量排名第一位,是豪華車陣營里唯一一個達到五星標準的,總分數更是遙遙領先。“沃爾沃車甲醛指標優于國家指標7倍,甲苯指標優于國家標準1500倍。所以它基本上測不出來甲醛和甲苯。”一位參與檢測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
事實上,生命健康是沃爾沃汽車一直致力倡導的安全理念,它率先針對中國消費者普遍關心的空氣污染問題,把已經研發了10年的汽車清潔的駕駛艙帶到中國,讓中國的沃爾沃車主可以享受北歐一般的清潔空氣。讓車內的所有裝飾、材料包括膠水不要產生污染物質。
沃爾沃認為影響駕駛員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個,其中包括空氣本身的污染,以及車內的一些花粉及微生物的產生,如果材料用得不對,設計得不好就會產生一種微生物。而今年3月中國出臺的《乘用車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僅僅針對的是車內飾的材料和物質,并不包括微生物、車內花粉以及外面的空氣質量如何過濾。
有檢測數據顯示,車內空氣有毒氣體的超標,其對人體的損害遠超于空氣污染及PM2.5,而這一危害狀況又因我國長期沒有相關標準作為依據,消費者的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根據國家質檢總局網站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由車內空氣污染引發的糾紛、訴訟日漸增多。
為了改變現狀,在今年兩會期間李書福唯一的一份提案就是《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防范車內環境污染的提案》。在提案中,他強烈地呼吁中國要出臺更加嚴格的強制性的標準。在他看來,當前中國在車內空氣質量的標準太落后了,既沒有強制性的標準,也沒有相對比較嚴格的參照性標準,所以導致了很多車輛在中國銷售根本沒有車內空氣質量的標準,而用戶又不懂得車內空氣質量和自己的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我覺得這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李書福表示,從追求生命安全到兼顧生命的健康,沃爾沃汽車重新定義了汽車安全健康新標準,一直致力于車內空氣質量,追求安全、健康、低調、高品位的價值觀。“雖然沃爾沃倡導的是低調,但低調不能低頭,低調不能低能。現在的問題是,很多消費者不了解車內空氣污染問題,也可能不太了解沃爾沃的價值觀導向。”
“雖然中國市場的特殊性讓沃爾沃的價值導向并沒有很好的覆蓋,不過安全和環保仍然是其最大的優勢。在我看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人的收入的增加,慢慢會從簡單地追求表面的東西轉向追求本質性的東西。”在李書福看來,這仍是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