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12月21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為汽車工業增添動力,這一動力來源于城鎮化加快和城鄉居民收入增加而帶來的消費能力提升。有理由相信,城鎮化加快將成為汽車消費增長的一股渦輪式動力。
提升消費能力尤其是農村消費能力已經成為擴大內需的重要內容。從十八大報告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和指向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城鄉居民收入將會得到大幅提高。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城鎮化是擴大內需的最大潛力所在”。毫無疑問,推進城鎮化將成為2013年經濟發展和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在城鎮化加快的過程中,消費能力的提升也將帶動汽車消費增長。
首先,城鎮化帶動私車消費能力。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先后出現搖號、限購等政策之后,車企向三四線城市轉移的速度正在加快。事實上,隨著一線城市汽車保有量逐漸飽和的同時,在過去四五年間,車市的增長重心已經悄然由一線中心城市轉移到二三四線城市。
未來幾年,城鎮化提升農村私車消費能力還將加速這一趨勢。2013年乃至整個“十二五”期間,城鎮化的提速將為私車消費帶來長期利好,有可能成為未來幾年汽車業保持平穩快速增長的最大紅利。
其次,城鎮化建設激發商用車需求。在城鎮化加快過程中,私車需求提升的同時,商用車需求也將逐步顯現。城鎮化必然帶動小型城市基礎設施與公共設施投入,在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運輸等行業發展,其中對于輕卡等商用車需求將有所上升;而在小型城市建設的同時,公共交通等商用車的需求。可以預見,城鎮化建設將加速輕型車需求的區域性轉移,自主品牌轎車、輕卡、微卡等需求也會隨之釋放。
實際上,有數據表明,在過去10年里,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8倍,扣除價格因素,年均實際增長9.2%。與此相對應,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4.8萬億元增長至18.4萬億元,年均增長16%。
據此測算,到2020年,再翻一番的可能性比較大,我國消費總規模將達到64萬億元。2011年汽車工業銷售總產值4.92萬億元,如果按乘用車銷售產值3.5萬億元計算,接近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0%。
按這個比例,到2020年消費總規模64萬億元時,汽車的消費額將達到13萬億元左右。即使銷售量增長率穩定在個位數,今后8年也將新增兩億輛汽車,城市家庭用車將基本普及。
近期,預期2013年汽車銷售量增長已經成為一種共識。中汽協相關人員預計,2012年汽車銷量觸底回升,全年產銷有望“雙超”1900萬輛。
總的來說,政策層面推動,宏觀經濟的企穩回升以及鼓勵內需都將刺激汽車的消費需求,同時,中國消費環境的不斷改善,競爭帶來的新車增多以及汽車價格的下探,2013年汽車工業的預期利好正在向我們走來。